• “肝移植之父”在美国逝世:自传称讨厌手术

    美国当地时间3月4日,有着“肝移植之父”之称的托马斯·厄尔·斯塔兹博士(ThomasEarlStarz)在美国匹兹堡的家中“平静地逝世”,享年90岁。次日,斯塔兹所在的美国匹兹堡大学,代表家属在学校新闻网站宣布了他的死讯。上世纪60年代,斯塔兹成功进行了世界上首例肝移植手术,随后推动抗排斥药物研发的突破性进程,提高了器官移植存活率。
    2017-03-08
  • 让科学和科学家在中国生根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回应“陈

    “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在大会堂,媒体记者为了追文艺界的明星委员,从后边跑过来差点把我撞到了。”3月4日下午,在小组讨论会的休息间隙,当记者把“陈凯先之问”抛向71岁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时,他颇有同感。此时有别的记者从旁边的门缝路过,伸头看了看欧阳委员的胸牌,迅速走开了。
    2017-03-09
  • 【两会专题】施一公:优秀高中生流失严重 建议扶持民办教育

    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很接地气;建议调整人才引进政策,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优秀高中生流失严重,建议扶持民办高校,作为公办高校的补充,留住优秀人才。
    2017-03-07
  • 钟南山代表:科研奖励的个税政策能否适当调整?

    钟南山说,他在三个大学进行调研发现,这样奖励性的费用基本被征收了20%至40%的税。他建议,对科研奖励可以按照20%的偶然所得税率一次性扣税。
    2017-03-07
  • 专访岸迈生物CEO吴辰冰:20年后初次创业,我选择了双特异性抗体

    2016年年初,在医药行业辗转了20年的吴辰冰创办了专注于双特异性抗体开发的岸迈生物,开启了创业之旅。短短几个月后,岸迈生物与信达达成合作。这一最高可获得1.2亿美元里程碑付款的交易让岸迈生物迅速“走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吴辰冰在回国6年多后选择了自创公司?他选择双抗的理由是怎样的?他对公司的发展有何特别的规划?吴辰冰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一解答了这些问题。
    2017-03-07
  • 毁掉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个天赋基因检测

    “天赋基因”检测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08年,由于商业机构的大肆宣传,令天赋基因检测在美国掀起了热潮,后来却由于缺乏科学依据以及不符合伦理而被叫停,兜兜转转近9年后,相同的概念在中国开枝散叶。
    2017-03-07
  • 热议报告︱贺林委员:遗传咨询能减少二胎缺陷儿

    长期从事遗传生物学的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贺林认为,在生物学领域,在基因科技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遗传咨询行业人才的缺口很大。
    2017-03-06
  • 2017年有关智能医疗的一些投资建议

    在医疗领域里,医生与医院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博弈关系,智能医疗的出现是否会打破这样的平衡?智能医疗里面,哪些业务更值得投资?哪些业务投资意义不大?
    2017-03-06
  • 方舟子:“美国人不吃转基因玉米”的谣言可休矣

    美国人即使在知情的情况下,也不怕吃转基因甜玉米。有试验表明,把转基因甜玉米做了说明和非转基因甜玉米放在一起销售,转基因甜玉米的销售份额仍然能占 44%。
    2017-03-03
  • 2017年我国新药研发的形势和挑战——新药研发模式亟须转变

    今年应关注新型给药系统的研发,发挥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引领作用。针对研发理论、技术、辅料、工艺、设备等短板,加强药用辅料的研发和产业化,为生产缓—控释、智能化制剂提供高端辅料。
    201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