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人物访谈
/
全部
大分子药物
小分子药物
生物技术
体外诊断
免疫治疗
AI
基因治疗
投资机构
【转发福利】2018(第十届)国际体外诊断产业高峰会助您剖析IVD企业发展策略
今年8月29-31日,易贸医疗诚邀您相聚江苏常州,参与全新定义的2018(第十届)国际体外诊断产业高峰论坛,与众多体外诊断企业决策层们相聚,探索快车道上的诊断行业,剖析体外诊断企业发展策略。
体外诊断
IVD
2018-07-25
专访 | 金斯瑞吴盛:定位体外诊断上游活性抗体原料,加快进口试剂国产化
近年来,由于国内医疗服务需求迅速增长,体外诊断(IVD)行业也随之得到了飞速发展,预计未来几年诊断行业将保持近20%的年增长率,到2019 年行业整体规模有望突破700亿元。与此同时,众多试剂/原料厂商依然面临包括进口原料昂贵、市场竞争激烈等在内的诸多挑战。“这是一个受技术创新驱动的产业,需要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才能在众多进口厂商中异军突起,进而打破原料进口垄断。”在近日的一次采访中,金斯瑞体外诊断事业部副总裁吴盛先生如是说。
金斯瑞
体外诊断
生物原料
2018-07-13
比CAR-T更安全!CAR-NK疗法初显成效 | Cell子刊
2017年,美国FDA先后批准两款CAR-T细胞疗法,推进了这一代表性免疫疗法的快速发展。除了“小车”CAR(嵌合抗原受体)的选择之外,科学家们开始思考免疫细胞的获得。最新一项研究提出一种可能:利用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获得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经过类似的修饰之后,同样可以呈现出高效的抗癌活性。
CAR-T
癌症
免疫治疗
2018-07-03
常人裘老——缅怀和纪念
裘老是名人,也是如同你我的常人。2018年6月14日是裘老逝世10周年忌日,笔者汇集点滴记忆,展现常人裘老生前工作和生活的若干片段,以纪念这位令人敬仰的前辈。
院士
裘法祖
2018-06-14
中科院戴俊彪:为合成酵母染色体开发基因重排“筛选系统”
北京时间5月23日凌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以专刊形式齐发7篇成果,中英美德四国科研团队围绕在人工合成酵母染色体上加装的SCRaMbLE 系统(Synthetic Chromosome Recombination and Modification by LoxP-Mediated Evolution)及其应用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戴俊彪
酵母
基因合成
染色体
2018-05-25
中国科学家裴端卿入选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施一公等曾入选
北京时间5月14日20时,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 )对外公布2018年62名新成员名单,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研究员裴端卿作为中国科学家入选为新的外籍成员——这是中国第9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也是此次入选名单中唯一来自中国的科学家。
中国
科学家
裴端卿
2018-05-16
血液含稀有抗体 澳男子捐血60年救240万婴儿
据外媒报道,81岁澳大利亚男子詹姆森•哈里森(James Harrison)的血液中含有一种稀有抗体,这种抗体可用于制造预防新生儿溶血症的药物。过去60年来,哈里森坚持献血,据红十字会估计,他的血液拯救了240万名婴儿。
血液
抗体
2018-05-15
北大120校庆日,Cell Stem Cell发布邓宏魁教授访谈:用心培育下一代科学家
北京时间5月4日(北大120周年校庆之际),最新一期出版的Cell Stem Cell杂志刊登了一篇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的专访,文章题为 Mento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Hongkui Deng。
邓宏魁
科研
科学家
2018-05-09
追记中科院研究员王逸平:以身许家国毕生新药梦
他领衔研发的创新中药——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造福1500多万病患。做出“临床医生首选的新药”是他孜孜以求的梦想。然而,在与疾病抗争25年之后,在女儿毕业典礼前夕,他却倒在自己热爱的科研岗位上,时年55岁。他就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逸平,一名中药现代化的拓荒者,一个希望“再给我十年,再做出两个新药”的追梦人。
王逸平
药物
创新
2018-05-08
创刊149年后,Nature将迎来首位女性总编
经过漫长的遴选,《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现任主编Magdalena Skipper博士被任命为《自然》新一任总编辑。Skipper博士将成为《自然》创刊149年以来的第八任总编辑,也是该刊近150年历史上首位担任该职的女性。
Nature
总编
2018-05-04
首页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末页
共
385
页
3841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