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巧妹:她正在解密人类演化,让亚洲重回进化史“C位” | 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人物专栏

2019-03-07 12:11 · angus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了2018年“35岁以下创新35人”(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中国区榜单

本文转载自“Deeptech深科技”。

2019年1月21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了2018年“35岁以下创新35人”(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中国区榜单。从榜单中,我们看到更多中国创新科研力量的崛起,也看到跨学科、跨领域、并且对落地应用有更强烈企图心与使命感的科研创新,这其中涵盖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NLP、脑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生物科技、自动驾驶等多个不同领域。我们将陆续发出对35位获奖者的独家专访,介绍他们的科技创新成果与经验,以及他们对科技趋势的理解与判断。

关于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榜单

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推出“35岁以下创新35人”(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榜单,旨在于全球范围内评选出被认为最有才华、最具创新精神,以及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 35 位年轻技术创新者或企业家,共分为发明家、创业家、远见者、人文关怀者及先锋者五类。2017年,该榜单正式推出中国区评选,遴选中国籍的青年科技创新者。新一届榜单正在征集提名与报名,截止时间2019年5月31日。


“人类从哪里来,人类又将到哪里去”恐怕是人类最渴望知晓的一个答案之一,为了回答这一“千古谜题”,科学家们不得不从古人类化石中去寻找答案。而我们今天的主角付巧妹则是古人类遗传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在我们采访过程中,付巧妹直言从本科毕业后转到古DNA研究也是机缘巧合,因为从小就对生物学比较着迷,所以希望自己未来的研究领域也能属于生物学范畴,因此在博士期间她毅然选择了古DNA研究。付巧妹认为她之所以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受到外界的干扰,唯有专心的去做科研,才能实现领域内的突破。而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研究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秉承对研究的浓厚兴趣才能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两点也是她对当前年轻研究者发自内心的教诲。


(图片来源:付巧妹)

如何获得内源古DNA一直困扰着考古学家以及古人类遗传学家。科学家在获得古生物DNA的时候,一般需要从几千到几万年年前甚至几十万年前的骨骼中提取DNA,但是这些骨骼中存在非常高“背景DNA”—微生物DNA。 付巧妹教授表示,将含量仅占0.03%的人类DNA成功从高达99.97%的微生物DNA辨识提纯出来,是非常有难度的。在她开发大量古DNA捕获技术前,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3年付巧妹与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Svante Pääbo教授团队的Matthias Meyer共同开发了这套古DNA捕捉技术并成功从田园洞人腿骨提取核DNA,使田园洞人成为首个获得核DNA 的早期现代人,并自此得到美国哈佛医学院、德国马普研究所、美国华盛顿大学等学术机构的广泛应用。此外她参与的研究项目成功地从40 万年前非冰冻层中提取到古DNA,将人类DNA 破译的时间向前推进30 万年。这一技术和研究结果为最大限度获取早期人类的遗传信息开辟了新道路。

或许有人会问研究古生物究竟会对现代人带来什么益处。付巧妹在接受采访时给我们举了几个实例。首先是我们平时常见的疾病,比如2型糖尿病。在整个人类演化过程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在东亚人的发病率较高,而欧洲人较低,这其中就与古人类尼安德特人有关,因此研究古尼安德特人的遗传改变可能会对当前的糖尿病提供相应的启示。此外,我们熟悉的欧洲人蓝眼睛,并不是在人类进化的早期就形成的,而是自1万4千年前才有的。目前,她所开发相关捕获技术的应用,使得相关研究在近三年Nature、Science等顶级杂志中的论文数量占到该领域相当大的比例,是中国在人类演化领域的先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