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创产前检测扩展筛查,赚钱还是进步?

    近年来,无创产前检测(NIPT)正变得越来越流行,高危甚至一般风险的孕妇都会采用这种检测。同时,由于利润的驱动和技术的发展,一些公司正在扩展筛查检测。然而,根据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上的一篇报道,一些医生和遗传咨询师在质疑这种检测是否能让患者受益。
    2015-09-07
  • 奎斯特诊断,岂止于全球最大的分子诊断实验室?

    在美国,有一家叫做奎斯特诊断(Quest Diagnostics)的公司,它每年诊断超过1亿个标本,是世界最大的分子诊断实验室;虽然不像illumina和赛默飞不断研发最新的基因测序平台,但是它采集全球所有先进的技术平台,并寻找最优组合,开发相关试剂盒,制定相应诊断标准。
    2015-09-07
  • 专家提醒:捐精不会“精尽人亡” 但并非人人适合

    几年前的一个新闻事件,至今仍然让一些男性对捐精望而却步——34岁的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郑某进入湖北省人类精子库采精室自慰采精。但是,意外发生了,他没能从这间房间里走出来。“难道真的存在‘精尽人亡’这回事?”“捐精过程存在风险吗?”
    2015-09-07
  • 中小企业的福音,国务院的600亿基金来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政府与市场携手增强创业创新动力:建立总规模为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通过设立母基金、直投基金等,用市场化的办法,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
    2015-09-07
  • 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与哈佛医学院Christopher Walsh实验室开展海外遗传咨询

    2015年8月5日,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CBGC)主任委员贺林院士一行参观了Claritas Genomics公司的高通量测序实验室与麻省总院人类遗传研究中心,并会见了哈佛医学院的Christopher Walsh教授, CBGC将与其实验室开展海外遗传咨询师培训合作。
    2015-09-06
  • iPS研究势头不减,清华大学丁盛获267万基金资助

    目前,iPS研究仍在持续“发烧”中,对于iPS细胞在构建疾病模型、开发药物以及建立细胞银行等领域的讨论依旧非常热烈。据统计,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项目中与iPS细胞重编程相关的有近40项,最高资助金额达267万元(清华大学丁盛)。
    2015-09-10
  • 陈竺等13名院士联合倡议:支持全科医学发展,我国医改将推进分级诊疗

    9月4日至5日于北京举行的2015年全科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十三届年会上,13名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倡议,发展全科医学、培训全科医师,支持分级诊疗。
    2015-09-07
  • 中国3年内建政府大数据开放平台,率先在医疗等重要领域开放

    国务院近日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纲要》明确,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率先在信用、交通、医疗等重要领域实现公共数据资源合理适度向社会开放。
    2015-09-07
  • 药企“寻”路

    在国家层面推行互联网+行动计划后,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等新技术与现代实业的结合,互联网+医疗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互联网正在向医疗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深度渗透,传统医疗企业开始逐步转型,资本热情地拥抱互联网医疗,整个市场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模式。
    2015-09-07
  • 基因检测:从价格战打到医用价值战!

    2003年完成第一个人类基因组测序需要27亿美元。基因测序可根据医疗护理的需要切实可行地阅读所有基因,因而即便在当时,科学家们也认为这个数字总有一天会降到1000美元。目前普及基因组测序的障碍将不再是成本价格,而是它的医用价值。
    201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