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亿美元级!GLP-1类市场与研发全景

    国内外至少有20多个在研的GLP-1受体激动剂类新药,本文只对主要的产品及国内部分产品进行分析解读。
    2016-10-10
  • 恩华药业精神类产品市场分析

    恩华药业是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和生产的制药企业,称得上是国内精神疾病药物产品线最全的公司。本文对恩华药业精神类产品的市场格局做一简单分析。
    2016-10-12
  • 辉瑞未来5年最为倚重的产品

    根据美国PharmExec杂志的排名,辉瑞2015年处方药销售收入为431亿美元,凭此重返阔别2年的全球制药企业老大宝座。辉瑞能够有此结果,主要是肺炎疫苗Prevnar 13在2014年被美国CDC推荐用于65岁以上老年人免疫接种,由此实现了40%的增长和62.4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很好地弥补了塞来昔布、利奈唑胺、阿托伐他汀钙、氨氯地平等老牌药物的持续下滑。
    2016-10-11
  • Science: CRISPR专利之争出现神逆转

    有着巨大商业价值的基因组编辑工具CRISPR历时9个月的专利大战,出现了两个令人惊讶的曲折。10月4日,这场战争的新参与者——法国一家称为Cellectis的生物制药公司,可能使整场战争变得悬而未决。
    2016-10-10
  • Harvoni等9个丙肝新药遭FDA黑框警告:可导致乙肝病毒再活化

    FDA于10月4日发布安全警告,有一些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HBV)或当前感染HBV的丙肝患者,在接受直接抗病毒(direct-acting antiviral ,DAA)药物治疗丙肝病毒(HCV)感染后,体内的乙肝病毒发生再活化。在某些病例中,DAA药物相关的HBV再活化导致了严重的肝脏问题甚至死亡。因此,FDA要求在下列9个DAAs丙肝新药的药品标签上添加黑框警告,以警示HBV再活化的风险
    2016-10-10
  • “自噬机制”带来对抗衰老新希望

    1993年,大隅良典发表了他在酵母15个基因中的开创性发现。随后,他在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克隆了这些基因并阐明了编码蛋白质的功能。基于大隅良典的开创性发现,自噬在人体生理和疾病中的重要性现在获得了广泛认可。
    2016-10-10
  • 在数百个胚胎中都重复失败,韩春雨的基因编辑技术恐遭弃用

    因为大面积无法重复实验,作者和所在单位又不出面应对质疑声,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领衔的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重复工作已经遇冷。
    2016-10-09
  • Nature:设计婴儿和CRISPR牛引发生物伦理学家关注

    从“设计婴儿”到转基因蚊子,基因组编辑技术的进展带来了巨大的科学进步,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伦理问题。在9月30日发布的一项130页的初步报告中,颇有影响力的伦敦Nuffield生物伦理学委员会宣布,这种技术的两个应用:在人类胚胎和畜牧业中应用基因组编辑,需要进一步关注。
    2016-10-11
  • 核酸技术应用 在肿瘤治疗中有发展前景

    核酸和核苷酸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成为专家们关注的焦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李蓉教授说,核苷酸作为一种营养素在国际上是没有争议的,前些年在我国出现了争议。
    2016-10-09
  • 生物制药前景广阔 生物反应器潜在价值不可估量

    生物反应器是利用酶或生物体(如微生物)所具有的生物功能,在体外进行生化反应的装置系统,它是一种生物功能模拟机,如发酵罐、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反应器等,在医药生产方面具有有重要应用。笔者获悉,伴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飞速发展,生物反应器技术也获得了快速腾飞。
    201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