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光雷
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光雷近日成功研制出动物寄生虫病诊断盒,对动物进行寄生病进行诊断或计划驱虫时,可采集动物粪便进行寄生虫病的检测,准确率达100%。
该盒由动物粪便虫卵诊断盒和肺丝虫幼虫诊断盒两部分组成,盒子里集中盛放着镊子、吸管、烧杯等试验工具。这套诊断盒尤如一个小型实验室,但每个只有化妆盒一般大小,便于检测人员随身携带。
作为国家寄生虫病防控岗位科学家,王光雷研究员从事动物寄生虫病防治研究近30年,他告诉记者,动物寄生虫病是危害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寄生虫导致动物生长缓慢、消瘦、生产性能下降、母畜流产等,感染严重的动物会出现死亡。而且动物寄生虫病在我国非常严重,兽医工作人员和养殖户也已认识到寄生虫病的严重性,并开展了驱虫工作,但普遍存在盲目驱虫的情况。例如,养殖户在投药前根本不知道动物是否感染寄生虫,感染了什么寄生虫,选什么驱虫药,驱虫后效果如何等,只是胡乱地给一些驱虫药,认为这就是驱虫了。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如何能快速、准确、简便的完成这一检测,终于在近期研制生产出这套动物寄生虫病诊断盒,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并于今年4月份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在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克拉玛依等地的实际运用中,深受兽医工作人员和养殖户的热烈欢迎。
据悉,该诊断盒不仅可用于家畜、家禽及野生动物,还可用于人寄生虫病的诊断。不但可以为正确使用驱虫药品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能用于寄生虫病的监测,并可反复使用。
王光雷
男,汉族,1955年出生,河南淇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88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研究,现任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寄生虫病研究室主任,新疆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新疆动物寄生虫学研究会秘书长,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寄生虫病防控岗位科学家。
主要业绩:发现和命名了绵羊住肉孢子虫两个新种;提出了冬季驱虫、转场前驱虫和舍饲前驱虫的寄生虫病防治新模式。出版了《新疆畜禽寄生虫病防治》、《畜禽吸虫形态鉴别》、《畜禽绦虫形态鉴别》、《动物寄生虫病防治实用新技术》四本专著,参加了《新疆动物疫病调查与防治》专著的编写,发表论文137篇,第一作者102篇。主持自治区项目4项,国家项目子专题2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持研究的“杀虫油剂”2002年获国家发明专利,并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兽药评审委员会鉴定为我区四类兽药新制剂,颁发了生产批准文号。起草、制定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细毛羊疫病综合防治规范》,编导了《细毛羊主要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电视专题片一部。
现在从事“物种身份证编码信息网”的建设、蠕虫病诊断盒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