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棉花种植60年回顾和展望

2010-05-05 00:00 · alice

本文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毛树春 一、全球棉属种及其种植比例 全球种植的棉属种分陆地棉、海岛棉、中棉和草棉等。 陆地棉(G.hirsutum L.)种植面积占全球的绝对比例,为94%上下;品质中上等,绒长25~30毫米,细度一般,马克隆3.5~5

本文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毛树春

一、全球棉属种及其种植比例

全球种植的棉属种分陆地棉、海岛棉、中棉和草棉等。

陆地棉(G.hirsutum L.)种植面积占全球的绝对比例,为94%上下;品质中上等,绒长25~30毫米,细度一般,马克隆3.5~5.0;强力中上等,可纺60英支以下的中高支纱;但单产高,种植区域分布最为广泛,在全球气候温和的地区均可种植。

海岛棉(G.barbadense L.)种植面积约占全球6%上下,历史上最高总产达到110万吨,近10年下降到63万吨,占全球总产的3%上下。品质优良,其绒长较长为33毫米以上,最长38~42毫米;细度较细,马克隆3.3~4.0;强力较大,可纺80~120英支的高支纱,但产量低于陆地棉,种植区域对气温的要求较高。

海岛棉主产国:近10年全球长绒棉总产63万吨,其中:埃及占33%,美国占21%,中国占17%,印度占11%,苏丹占5%,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占3%、乌兹别克斯坦占2%和塔吉克斯坦约占2%,还有秘鲁、澳大利亚、以色列和非洲其它一些国家等。受市场影响,近10年长绒棉面积和总产都大幅缩减,各国种植面积和总产波动都很大。

中棉(G.arbareum L.)又称亚洲棉与草棉(G.herbaceum L.)只有零星种植,品质较差,产量低,但抗旱能力特强,海陆杂交种和二倍体杂交棉在印度有一定种植面积,品质较好。

二、全球棉花种植和消费分布

(一)全球棉花种植分布

棉花产地分布于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欧洲的热带及其它温暖地区,是种植较广而集中度相对较高的大田经济作物。

全球有100多个国家植棉,亚洲和北美洲占全球的80%以上。全球具有商品量、千吨产量以上的产棉国约80个,其它为自产自用国家。

亚洲是全球最大的产棉洲,产量占全球的70%。主产国有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耳其,产量占全球的一半、占亚洲的95%。5万~30万吨有土库曼、塔吉克斯坦、叙利亚、伊朗和阿塞拜疆等。5万吨以下还有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以色列、泰国、菲律宾、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

北美洲是全球的第二大产棉洲,产量占全球的18%上下。主产棉国有美国和墨西哥,零星种植还有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和尼加拉瓜等。

非洲是全球第三大产棉洲,产量占全球的7%以下。虽然产棉国(地)多达近50个,但各国的产量均不大,最大的是北非的埃及,产量最高53万吨;其次是布基纳法索,最高产量38万吨,马里26万吨,苏丹22万吨;科特迪瓦和贝宁17万吨;产量在10万吨上下有喀麦隆、坦桑尼亚和津巴布韦;产量在9万吨以下的有乌干达、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等12个。

南美洲产量约占全球的3%以下,主棉国有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等。

大洋洲只有澳大利亚种植棉花,产量约占全球的1%以下,但都全部出口。

欧洲的产棉国不多,产量仅占全球的1%以下,其中希腊最多。

迄今,全球棉花形成了4大相对集中产区。第一集中产区在亚洲大陆的南半部,包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中亚和部分西亚国家,其面积和产量占全球的70%以上。第二集中产区在美洲的南部,产量占全球的17%,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区,但所占比例不断下降。第三集中产区在拉丁美洲,产量占全球的7%以下。第四集中产棉区在非洲,产量占全球的7%以下。

(二)全球棉花消费分布

亚洲还是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费区域,约占全球棉花消费总量的77%,这里是全球纺织转移的承接地,形成了全球棉纺中心。

中国是亚洲和全球最大的棉花纺织消费国,2008年消费量约占全球的42.0%,其次是印度和巴基斯坦,消费量约占全球的14.0%和10.0%,另外东亚的印度尼西亚、泰国、韩国、越南、日本和老挝等占6.0%。中亚的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占2.5%。

非洲不仅棉花生产力水平低,由于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纺织工业也很落后,棉花自用率不高,以出口为主,近几年本地消费在增加。

欧盟以及土耳其消费量约占全球的7.3%。

美国自用棉比例越来越低,从80年代纺织消费250万吨下降到近几年的110万吨,约占全球消费量的3.9%。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美国除棉花种植和出口的霸主地位被削弱以外,棉花消费也仅保留妇女和儿童用的纺织品生产,其它纺织品全都大量依靠进口。

三、展望未来,全球植棉面积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

展望未来,全球植棉面积在波动中将减少,这是一种必然趋势。发达国家植棉面积减少将加快,发展中国家在波动中有增有减,总体呈减少趋势,当棉价回升也会有较大发展。

亚洲仍是全球最大的产棉洲,像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仍是全球最大产棉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克斯特、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等中亚国家将会有一个快速的发展过程。

南美洲和非洲也有较大发展的机会,关键是价格。当全球棉价回升,巴西面积会恢复很快。

印度植棉面积占全球的20%,由于单产水平低,种植美国转基因抗虫棉,单产大幅提高,总产增加很快,是未来全球主要棉花出口国之一。然而,该国也在大力发展纺织业,预计短期内可共采购的资源不会减少。

非洲农业相对落后,一旦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投入增加,提高单产的潜力很大。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受恐怖危害深重,一旦反恐战争取得胜利,棉花生产必将得到快速发展。

随着生物质能源的发展,除给全球粮食供给带来额外压力和饥荒以外,也给棉花生产与种植结构带来新问题。2009年,美国用1.7亿吨粮食生产燃料,占美国粮食总产的1/4,还补贴60亿美元用于生物质能源生产。从2004年到2009年,美国用于生产乙醇的粮食增加了3倍。按美国《再生燃料标准》法,到2022年生物燃料年产量360亿加仑(约1363亿升),因此需要消费更多的粮食。美国植棉面积每况愈下,从2005年的8400万亩减少到2008年的4600万亩,减45.2%;总产从2005年的520万吨减少到2008年的279万吨,减46.3%,预计未来还将继续减少。由于国棉的自用率很低,未来全球可供采购的原棉也将越少。

此外,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还会波及到全球本身就不平衡的粮食,一些产棉国不得不放弃或减少植棉面积,预计非洲和亚洲的植棉面积扩大受到限制,甚至减少。

澳大利亚属雨养农业,植棉面积的稳定性很差,生产和供给的稳定性也很差。

增加总产仍要走提高单产的路子

由于植棉面积呈减少趋势,增加总产必须依靠大幅度提高单产水平,而提高单产既要依靠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新农艺等的科技进步,还要依靠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增加灌溉面积;发展机械化植棉,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使用也是重要的支撑。

中国是产棉大国中单产最高的国家,未来将引领全球单产水平的提高,要创新和发展农技、农艺和农机相结合种植技术。

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开垦荒地,开发低产田,扩大和稳定棉田面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气温升高,棉区北移可能加快,也为棉区耕作制度改革提供了热量资源条件。特别是在人口多的亚洲棉区,可以进一步加快耕作制度改革,发展以棉为主的两熟和多熟种植,扩大和稳定棉田面积。

同时,继续开垦宜棉荒地,特别是开发滨海和内陆盐碱旱地等低产农田,充分发挥棉花耐盐碱、耐旱的生物学特性,扩大棉田面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