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发展生物技术新药及试剂、先进医疗设备及医用材料、工业生物产品等,推动生物产业集群化发展。 ——摘自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决定》
领军企业及其产品:
总投资5亿的孵化器正在推进
主打药市场占有率已达75%
作为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骨干企业,方圆制药有限公司发展正如总经理的名字葛啸虎一样,虎虎生威。记者昨天获悉,由方圆公司承建的生物医药孵化器项目,正在顺利推进。
方圆制药是由杭州爱大制药有限公司、江阴高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硫酸依替米星专利发明人合资组建的高新技术医药股份企业。公司主导产品——硫酸依替米星是我国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生素类国家一类新药,市场占有率现已达到75%,近3年的年销售收入、利润和上交税收,均以50%的速度增长。
总投资5亿元的常州生物医药孵化器,目前正在抓紧项目设计,力争年内动工。建成后将根据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和常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方向,重点支持创新药物、诊断试剂、医学工程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力争成为人才、资金、高技术产品集聚的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到2015年,将实现在孵企业100家左右;毕业企业30家左右;从业人员5000名左右。其中高端人才1000名左右;在孵及毕业企业年营业总收入100亿元左右。
产业园现状:
相关企业已达80余家
成功开发新品近50只
目前,世界生物医药产业正处在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来临,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又一战略驱动力量。常州国家高新区未雨绸缪,加快部署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率先抢占新一轮先机。
高新区是拥有“三药”(医药、农药、兽药)及精细化工等国家级特色产业的基地,由孵化器、中试基地和产业化基地三部分组成,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化学合成药物、新型中成药、高效低毒新型农药、广谱低毒新型兽药和新型制剂等。
目前,基地已拥有“三药”及相关企业80余家,拥有千红生化、太平洋美诺克、方圆制药、华森医疗等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及科研项目,已形成一定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和特色领域与优势品种。其中,骨干企业11家,产值上亿元企业12家,成功开发“三药”新品近50只,拥有国家一类新药4个,二类新药近30个,申请专利百余件。
政府专门出台扶持举措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已把生物医药产业列为重点培育、重点扶持的五大产业之一,在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大力倾斜,为生物医药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今年1月16日,市委书记范燕青在常州生物医药孵化器成立仪式上强调,孵化器的建设,对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市委市政府所期望建设的项目,市和高新区各有关部门要全力以赴,支持建设。
相应地,高新区各有关部门也调整思路,出台一系列吸引投资和吸引医药人才的优惠政策,出台了《常州市高新区对“三药”科技企业的若干政策规定》,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该区战略性产业之一来研讨和发展,抓住该产业正处于成长期这个特定阶段,充分利用该区已经积累的基础和条件,致力于先导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未来的发展空间
至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将成为江苏省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届时,我省将成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从全省来看,我市生物医药产业与其他城市存在激烈竞争,对手强劲:未来5年后,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生物技术产业综合基地、苏州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连云港创新药物的研发,也都处在发展的浪潮中。
面对这一竞争,常州生物医药产业将展现的是无畏的勇气和勃发的生机——
到2015年,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产值增长速度要高于35%,形成一个国内领先的优势产业集群;产业规模实现跨越,集聚5家国家级、20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培育和引进40-6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新品种,产业竞争力始终保持江苏省领先,使高新区成为常州市乃至江苏省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和增长极。
“医药产业是未来生物技术中蕴含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最具发展前景的主力产业,更是世界各国决胜生物经济的重要基石。”高新区负责人表示,未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要始终保持全市领先地位,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举足轻重的生物医药强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