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行业形势呈现五大特点分析

2010-03-12 18:54 · Hunter

【制药机械网 Pharmon.com.cn】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在全球尤其是欧美市场继续笼罩,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增长较为缓慢。我国有着巨大的市场、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低成本的临床试验资源,医药市场连续多年以20%以上的年均速度高速增长,再加上新医改方案的实施,使跨国

【制药机械网 Pharmon.com.cn】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在全球尤其是欧美市场继续笼罩,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增长较为缓慢。我国有着巨大的市场、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低成本的临床试验资源,医药市场连续多年以20%以上的年均速度高速增长,再加上新医改方案的实施,使跨国医药企业明显加快了对华扩张的步伐。

当前,我国医药行业总体上表现出全线扩张的上升势头,并释放出卓而不凡的巨大潜力。2009年,尽管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医药工业产、销、效益保持较快增速,医药外贸逆市前行,企业国际竞争力日益提升,产业格局不断优化,产业规模加速扩大。主要表现为下面几个方面:

工业持续全线飘红

据国家工信部统计,2009年,我国医药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0382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1.1%,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4.9%,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11.0%)3.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1998~2009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是GDP增速的2倍左右。2009年全年,医药行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9915.9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分别完成1837.5亿元和275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和19.0%;中成药制造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业分别完成1998.0亿元和51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0%和28.3%;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完成887.2亿元,同比增长29.1%;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和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分别完成950.0亿元和52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9%和29.0%。全行业整体产销率为95.5%,同比提高0.15个百分点。应该说,在国际金融危机阴云笼罩之下,我国医药行业表现非凡,破浪前行,展现出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强劲增长势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监管制度环境日益完善

2009年,我国医药产品监管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国家对医药产品的监管力度明显加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趋严的审批程序使药品注册申报数量大幅下降,申报产品的结构明显改善。二是确保对医药器械产品监管工作的常态化。三是力求使我国的GMP更为系统、科学和全面。国家药监局在2009年着力修订1998年版GMP,并争取在2010年正式颁布。据了解,新版GMP条款数量较1998年版GMP增加近4倍,详细描述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条款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保留了1998年版大部分章节和主要内容,涵盖了欧盟GMP基本要求和WHO的GMP主要原则内容,适用于所有药品的生产。新版GMP修订体现了强调人员和质量体系建设的特点。

产业组织和区位结构优化

通过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我国药监部门进一步规范了对药品及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的管理,逐步实现了以法治药。通过严格实施GMP、GSP、GAP等认证,大大增强了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的质量意识,淘汰了一批不合格企业,医药企业多、小、散、乱局面有所改善。2009年,面对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的潮流,医药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重组、股份制改造等,加快了产业组织结构调整。

9月,国务院批准国药集团与中生集团实施联合重组,这两大集团的联合,为国药集团打造国内最大的医药航母奠定了重要基础,2010年国药集团的销售额有望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同样在9月,国药集团下属的商业公司国药控股在香港整体上市,募集资金超过百亿港元,给国药集团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10月,上实集团对外公布其医药资产重组方案:即“新上药”以上海医药为平台,以换股吸收合并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并购买上药集团以及上实控股旗下医药资产,实现除抗生素以外的上实系医药资产整体上市,其总市值将超过220亿元,“新上药”已成为一家集医药研发、制造、分销、零售于一体,覆盖整个产业链的大型综合医药龙头公司,成为国内第二大医药集团。“新上药”在2009年第四季度投资1亿元,布局全国医药分销,广州中山医药有限公司、山东商联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常州亚邦集团在内的4家地方性分销龙头企业成为此次“新上药”股权收购或控股的主要对象。在并购方面,民营企业也显示出不凡的实力与气魄。2009年5月,先声药业以1.4亿元人民币现金通过收购PearlOcean控股公司的全部股权,实现对上海赛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约35.1%股权的收购。11月,先声药业又斥资近2亿元收购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7.5%的股权后,通过收购其股东ChinaVax约74.49%的股份,拥有江苏延申50.77%的股份,迈出了进军疫苗产业的步伐;12月,先声药业又宣布将收购天津天达药业有限公司瑞舒伐他汀钙片的权益。12月,作为拥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复星医药,投资1.6亿元,与邯郸摩罗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了投资合作。

近年来,我国医药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和吸引风险投资等手段快速提升自身实力。目前已有近130家医药企业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海外上市的企业有20多家,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产值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29.0%下降到2007年的20%,三资经济比重上升到25%,私营经济比重为19%,集体经济比重为4%。与此同时,产业区位优势亦进一步得到强化,东部沿海地区的医药经济规模占全国的66%左右,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医药工业产值占全国的27%,有14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企业销售收入前50强,另外全球销售收入前20强医药企业中的大部分都在该地区投资建厂或设立中国总部。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经济、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在化学药物制剂、中药、生物制药及医疗仪器设备等领域在全国名列前茅。京津冀鲁辽环渤海地区生物科技力量雄厚、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地区内省市在医药产业链和价值链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2009年,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北京五省市居进出口排名前五位,其外贸额合计368.95亿美元,占外贸总额的69.4%。而正在崛起的中西部地区,正利用当地动植物中药材的资源优势,迅速发展中药产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