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4日隆重召开,共有300个项目(人)荣获科技功臣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等五个类别的奖励。
据介绍,今年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突出奖励了技术的创新性和先进性,一批技术发明创造的原创性科技成果获奖,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技术的创新成果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调结构、保增长、渡难关作出了贡献。
这次获奖的项目还反映出,上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异军突起,获奖成果聚集生物与医药技术、新能源与环境技术、信息化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海洋等高技术领域,初步显示上海在培育战略性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发挥科技支撑引领的作用。
一批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改善民生、惠及百姓的优秀创新成果也荣获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如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低温脑保护技术及关键机制”项目,通过对亚低温脑保护作用及关键机制的研究,在国际上首先发现30℃—35℃亚低温能显著降低液压颅脑创伤动物死残率,并首先开展长时程亚低温和短时程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合并颅高压病人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发现长时程亚低温治疗组病人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短时程亚低温治疗组。该成果在国内16个省市42家医院推广应用,治疗3700多例病人,取得良好疗效。
此外,上海还奖励了在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灾害控制、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重大技术创新及其应用的成果。并首次奖励自主创新企业,共有7家企业获奖,其中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4家企业获一等奖。
管彤贤、陈灏珠被评为上海科技功臣
我国现代集装箱港口装备制造业领头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管彤贤和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荣获上海科技功臣奖。
管彤贤担任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17年来,以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带领企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重型机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自主创新之路。
振华重工瞄准装备制造业科技进步前沿,以研发高效、节能、环保的集装箱起重机技术为方向,独创了数十项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起重装备技术,并创建了世界知名品牌“ZPMC”,提高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国际地位和声誉,带动了我国机电等相关配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陈灏珠院士被誉为我国“心脏病导管介入诊断和治疗”第一人。他从事医、教、研工作六十年来,解决了我国心血管病诊治中存在的一些关键性技术难题,为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由陈灏珠院士主编的《心脏导管术的临床应用》、《内科学》、《实用心脏病学》等专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重要、发行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受众最为广泛的内科和心血管病著作,培养了几代医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