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澳作公司技术部
日前,澳作公司一套3D激光地貌分析仪在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监测中心站调试完成。该仪器将作为948项目中的重要监测工具,应用于松辽流域水蚀的研究与监测。
水利部“948”项目是国家专项支持、引进国际先进科技的项目。项目通过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水利科学技术,在国内进行消化、吸收、创新、示范和推广,以促进水利科技的快速发展。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水保中心)于2008年承担了“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监测技术引进”项目(水利部“948”项目)。自承担本项目以来,水保中心进行了精心准备,先后联合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多次论证,确定了实施方案。设备于2009年引进后,水保中心购置了项目所需实验设施和材料,分析了设备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编写了使用手册。目前,本项目已经进入小区实验观测阶段,观测工作预计历时三个半月。
传统的小区试验对于细沟状面蚀的形成与发展变化过程难以进行观测。本项目采用从澳作公司引进的德国3D激光地貌扫描仪,利用人工模拟降雨,对典型黑土区坡耕地在不同降雨强度和历时条件下细沟状面蚀产生的临界值和发展过程进行试验与观测,结合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分析坡耕地细沟状面蚀的产生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本次948项目从澳作公司引进的3D激光地貌分析仪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方便操作、数据可远程传输和移动性好等特点,可在较短时间内连续监测多个典型样地,监测数据具有“真实性与精确性”及“重演性与对比性”,对于地貌的变化测量能够达到毫米级,填补了东北黑土区在细沟状面蚀产生及发展过程研究方面的空白。
3D激光地貌分析仪使用激光测量方法,在25mm2到1m2的范围内,以直线段上的相等间隔,测量地表上多个点的相对高度,并在控制计算机上记录数据,数据以txt格式保存,易于做出三维图形。3D激光地貌分析仪是目前最有效的测量土壤表面情况的仪器。主要应用于:风蚀、水蚀地区研究,地表径流研究,水土保持,土壤物理特性研究,研究种子播种,地理、地形统计分析,粗糙度研究,土壤湿度研究。
与土壤粗糙度相关的各种现象,其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3D激光地貌分析仪使研究人员能够有效地测量土壤表面轮廓的物理和水文特性。土壤表面的特定情况在农业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对于持续影响农业收成的各种因数,土壤表面地貌都起着重要作用。
仪器可以用于评估土壤的水蚀和风蚀情况以及水流的影响;用于研究表面水流、气体交换和渗透;考察土壤保水能力,研究种床、地理统计、粗糙度、湿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