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密度梯度离心法; 免疫磁珠法; 流式细胞术
正常人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0.5 %~5 % , 绝对值小于0.5 ×109/ L 。在患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 (特别是寄生在肠道外组织的寄生虫) 、皮肤病、血液病等疾病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升高, 尤其是前两者其比例可达 10 %或更多。从某种意义上说, 罹患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等疾病时对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测是临床诊断的一项特异性很强的指标。要研究嗜酸性粒细胞在疾病中的作用, 往往需要将嗜酸性粒细胞从外周血中分离纯化出来。目前国内对嗜酸性粒细胞分离纯化的方法报道不多, 也不甚规范和系统, 本文拟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分离、纯化嗜酸性粒细胞的方法逐一加以介绍。
1 密度梯度离心法
此法是利用不同细胞之间密度不同的性质, 通过速度沉降法来分离制备嗜酸性粒细胞。人嗜酸性粒细胞的漂浮密度为1.090~1.095 g/ ml ; 中性粒细胞为1.080~1.085 g/ ml ; 单核细胞为1.050~1.066 g/ ml ; 淋巴细胞为1.052 ~1.077 g/ ml ; 红细胞为1.09 ~ 1.11 g/ ml ; 血小板为 1.030~1.060 g/ ml 1 。依据分离介质的不同, 可分为Fi2 coll-Hypaque 密度梯度离心法、Metrizamide 密度梯度离心法和Percoll 密度梯度离心法。
1.1 Ficoll (聚蔗糖)-Hypaque (泛影葡胺) 密度梯度离心法聚蔗糖(polysucrose , 商品名Ficoll) 是蔗糖的多聚体,呈中性, 亲水性高, 平均分子量为4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