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
新西兰乳兔;新生牛血清、DMEM、Ⅱ型胶原酶。
2 方法
新西兰乳兔(雌雄不限,共18 只,分6 次处理),溺死,置于75%酒精溶液中10 分钟,拿入超净工作台,自眼外眦至耳屏前剪开皮肤暴露皮下组织,再次严格消毒,自外眦外将颧弓由根部剪断,暴露髁状突,去净髁状突表面软组织及软骨膜,以眼科剪剪取髁状突表面的透明软骨,以磷酸缓冲液(PBS含青霉素、链霉素各100 U/L)冲洗2 遍,将软骨剪切成1-3 mm3左右碎块,0.25%胰蛋白酶先消化30-35 分钟,PBS浸洗 2 遍;后置于50 ml玻璃培养瓶,加0.1% Ⅱ型胶原酶(DMEM配制),37℃消化3.5-4.5 小时,每小时置 37℃恒温振荡箱振荡5 min。直到软骨块大部分呈肉眼可见的絮状物,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细胞大部分分离后,以弯头吸管轻轻吹打,细胞悬液以1200 rpm离心7 分钟,弃上清,以含10%新生牛血清DMEM 的培养液终止消化,离心弃上清以洗去细胞表面的酶,再以DMEM悬浮细胞并计数,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力为90%左右。将细胞以2×105/ml接种于25 cm2培养瓶内,置于37℃恒温,5% CO2浓度,饱和湿度培养箱内培养。2 天后换液1 次,以后隔天更换培养液,倒置显微镜观察、照相记录细胞形态及贴壁生长情况。待细胞贴壁达到85%-90%后传代。
待细胞贴满壁后传代:传代时,吸干培养液,用PBS液轻洗细胞2 次,培养皿内加入0.25%胰蛋白酶-0.01% EDTA(1:1)消化液,以覆满瓶底为限,置温箱2~3min后,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已回缩,细胞间隙增大,即向培养皿里滴入2 mL左右含血清的培养液终止消化,收集第1 代培养细胞,用弯头吸管吸取混和液,反复多次轻吹皿底细胞,使细胞彻底从培养瓶底壁脱落,收集细胞混和液,1200 rpm离心7 分钟,弃上清,以含10%新生牛血清的DMEM清洗细胞3 次,制成细胞悬液,将细胞以2×105/ml接种于25 cm2培养瓶内,置于37℃恒温,5% CO2浓度,饱和湿度培养箱内培养。隔天更换DMEM培养液。以第3 代软骨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并计数,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力为90%,调整细胞浓度为5×107/ml,用于实验。
传代:吸干培养液,用PBS 液轻洗细胞2 次,培养皿内加入0.25 %的胰蛋白酶,以覆满皿底为限,置温箱2~3min后,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已回缩,细胞间隙增大,少部分细胞已浮于消化液中,用吸管吸取混和液,反复多次轻吹皿底细胞,使细胞彻底从培养皿底壁脱落,收集细胞混和液,离心,用PBS 液漂洗2 次,再制成细胞悬液,计数,检查细胞活力,按每个培养皿接种2×105个细胞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