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扩增16SrDNA实验原理、材料和操作步骤以及常见问题分析

2010-07-19 12:57 · Wanda

一、实验原理 1、PCR 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技术,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体外扩增特异DNA片段的技术。此法操作简便, 可在短时间内在试管中获得数百万个特异的目的DNA序列的拷贝,PCR技术虽然问世仅数年时间,

一、实验原理

1、PCR

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技术,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体外扩增特异DNA片段的技术。此法操作简便, 可在短时间内在试管中获得数百万个特异的目的DNA序列的拷贝,PCR技术虽然问世仅数年时间, 但它已迅速渗透到分子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引起了生物技术发展的一次革命,目前它在分子克隆, 目的基础检测,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法医学,考古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CR技术实际上是模拟体内DNA合成过程,是在模板DNA, 引物和4种脱氧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合反应,PCR技术的特异性取决于引物和模板DNA结合的特异性。 反应分三步:①变性(denaturation);②退火(annealing);③延伸(ex tension),反应过程见图。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的原理

2、16SrDNA的核酸序列分析

16SrDAN是编码原核生物核糖体小亚基rRNA(16SrRNA)的基因,是细菌分类学研究中最常用、最有用的“分子钟”。

16SrRNA的序列高度保守,可精确指示细菌之间的亲缘关系,16SrRNA的大小为1500bp左右,所含信息能反映生物界进化关系,易操作,适用于各级分类单元。

目前常用的是建立在PCR技术基础上的16SrRNA基因的直接测序法,方便快捷。

 

 

较之23SrDNA等看家基因而异,它具有分子大小适中,突变率小等优点,素有“细菌化石”之称。

其序列包含10个可变区(variable region)和与之相同的11个恒定区(constant region),可变区因细菌而异,且变异程度与细菌的系统发育密切相关。

二、PCR标准反应体系

• DNA模板

• 引物

• 反应缓冲液

• dNTP

• ddH2O

• 耐热聚合酶

1.DNA模板:反应中DNA量在50ng~200ng左右。且DNA纯度较高, 以增加反应特异性。

2.dNTP:反应体系中达100μM~200μM。

3.Mg2+:Mg2+是Taq酶的辅基浓度在2.0mM左右,浓度太低Taq酶活力降低;太高反应特异性降低。

4.引物:根据目的基因两侧特定序列设计。引物约20碱基左右;G+C含量在40 %-70%之间;引物内部不能有回该序列;引物3’端不能互补。

5.Taq酶:它是从嗜热杆菌中提取的耐热性DNA聚合酶,在95℃时30分钟还有50%活力。

6.变性温度:在93~95℃之间使模板充分变性。

7.复性温度:55℃左右,此温度选择是根据模板和引物配对结合强弱而定, 它是反应特异性的决定因素。

8.延伸温度:70~72℃左右,为Taq酶最适反应温度。

PCR法的操作过程

Step 1: DNA热变性

Step 2: 引物退火

Step 3: 引物延伸

 

例如:

模板DNA在94℃条件下变性形成单链; 在55℃条件下根据目的基因两侧序列设计的引物分别与其同源序列结合;70℃下在耐热性DNA聚合酶Taq 酶催化下, 在4种dNTP存在条件下延伸形成双链。完成一次循环。 接着又以新合成的DNA为模板进行同样反应,如次往复循环30次,由于每次循环目标DNA都以2n次幂扩增,30次循环后目的DNA的量增加106-7倍。成功的PCR反应要求反应有很好的特异性,和相当的扩增效率。

DNA模板

纯度:蛋白、多糖、酚类等杂质会抑制PCR反应

完整性: 模板降解会导致PCR扩增无产物

浓度: 加量过多导致非特异性扩增增加

引 物

特异性:长度适当、避免二级结构和二聚体

完整性:避免反复冻融

浓度:应适当,过高导致非特异性增加,过低则扩增产物太少

三、反应体系对PCR扩增的影响

四、材料、设备及试剂

设备 :eppendorf管、微量取液器, 台式 高速离心机, 电泳仪、电泳槽、UVP凝胶成像系统、PCR仪

 

试剂:16SrDNA引物、细菌基因组DNA、Taq Plus、dNTP、 PCR 反应缓冲液、琼脂糖 、TAE电极缓冲液、Lamdar DNA/HindⅢ 、EB 、 加样缓冲液

五、操作步骤

(一)、PCR反应

1. 依次混匀下列试剂

5μl 10×PCR反应缓冲液

1μl 4种dNTP

2μl 上游引物(引物1)

2μl 下游引物(引物2)

1μl 模板DNA

0.5μl Taq DNA聚合酶

38.5μl H2O

混匀后离心5秒。

(二)扩增:用94℃变性3分钟, 94℃变性1分钟,61℃退火1分钟, 72℃延伸1分钟, 循环30轮,进行PCR。最后一轮循环结束后, 于72℃下最后延伸5分钟,使反应产物扩增充分。

(三)电泳鉴定:方法同实验二(2%琼脂糖凝胶)

 

六、PCR常见问题分析

问题一:无扩增产物

现象:正对照有条带,而样品则无;

问题二:非特异性扩增

现象:PCR扩增后出现的条带与预计的大小不一致,或大或小,或者同时出现特异性扩增带与非特异性扩增带。

 

问题三:拖尾

现象:产物在凝胶上呈Smear状态。

 

问题四:假阳性(筛选转基因、检测基因表达情况)

现象:空白对照出现目的扩增产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