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强 著名能源经济学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8日讯(记者 影子) 近些年来,全球各国纷纷通过走低碳技术之路、推动绿色转型抢占制高点,特别是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后低碳经济被更多的关注。与此同时,全球借绿色低碳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行为随之增加。对此,著名能源经济学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做客中经在线访谈时表示,目前,全球的贸易仍处于“在低收入国家生产排放,在高收入国家消费”的状况,低碳仍然会是贸易战的武器。 &&&点击进入访谈专题
林伯强表示,贸易全球化已经被大家所熟知,但低碳也有可能全球化,而且将成为贸易战的武器。中国改革开放基本上就是加入国际贸易,通过贸易和投资让我们走到了今天的辉煌,基本上就是贸易和直接投资带来了好处,通过贸易换取外汇,通过直接投资获得资金。这基本上是咱们30年走到今天,外贸在其中扮演的非常重要一个角色。对外贸易好处我们看到了,但反过来说,对外贸易的坏处我们也看到了,这个就是污染。目前,对外贸易的这种格局,就是在发展中国家,包括在中国、印度,生产低端、高耗能,在发达国家消费这些干净的产品,把碳排放留给我们,然后他们来消费产品。目前,这种贸易倒置的格式,就是在低收入国家生产排放,在高收入国家消费。
林伯强指出,这种贸易的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和坏处,我们应该反省一下,但其实它问题不是特别重要。因为这种是一个愿打愿挨的一个过程,我们今后有足够的实力是可以治理污染的。目前由于贸易格局所带来的在发展中国家污染,在发达国家消费的这种模式,它的前提和影响是在当地的,发达国家愿意这么做,就是说你的污染是对我没有影响的,比如说二氧化硫、粉尘。但是,碳就不一样了,因为它是对气候的影响,它对整个地球生态的威胁。虽然在哪排放无关紧要,但是中国的能源结构和美国的能源结构是不一样的,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工艺也不一样,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这样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排放比较多,它的工艺水平通常比发达国家要低。
林伯强认为,今后假定说碳排放对气候的影响确定的话,那么这种在贸易跟投资当中加入碳的考虑是确定的,那么低碳的全球化无非就是在贸易全球化的前提底下。这种低碳全球化的到来,还取决于有没有反常的气候变化,以及我们对这个碳与气候关系的理解,理解越深刻,它到来的速度可能会更快一些。从这个意义上出发,也就是说发达国家是必须兼顾发展中国家排放的问题,因为排出来的东西对他们是有影响的。他们比较担心的就是今后,因为贸易的全球化毕竟还是一个共同富裕的问题,但是低碳全球化,这个碳可以提高到很高的高度,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今后,我的想法就是说,假定说某一天发达国家想保护他的某一个行业,其实他需要做的很简单,就是你产品的碳排放比我的高,我不能买你的,你反过来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是为了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
林伯强说,今后的贸易保护很可能是以低碳的形式出现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很难反驳。现在还是比较容易做,基本上是以反倾销的形式,咱们可以组织律师团,今后可能不需要这样了,今后如果碳对气候影响确定的话,他到时候只要一条理由就行了,你的碳排放太多,所以不能买你的,你做低了我就买。所以,今后贸易保护行为都可能以低碳的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