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研究报告:全球需在2015年达到排放峰值

2010-10-08 00:00 · emma

【生物谷特别专题:2010年诺贝尔奖】 为了实现这个较工业化之前全球升温在2度以下的目标,世界需要在约2015年达到温室气体的排放峰值。且如果不对2020年后的减排目标做出承诺,《哥本哈根协议》将无助于实现2度温控目标。 10月4日,比利时在联合国气候谈判天津会议上发布报告《哥本

【生物谷特别专题:2010年诺贝尔奖】

为了实现这个较工业化之前全球升温在2度以下的目标,世界需要在约2015年达到温室气体的排放峰值。且如果不对2020年后的减排目标做出承诺,《哥本哈根协议》将无助于实现2度温控目标。

10月4日,比利时在联合国气候谈判天津会议上发布报告《哥本哈根后的科学远景》,并做出了上述预测。该报告是由欧盟气候学家做出的。

《哥本哈根协议》设立了全球长期温控2摄氏度的目标。并且要求《京都议定书》缔约方提交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来实现温控任务。另外,它也同意对将温控目标定在1.5度做出评估。

该报告说,为了实现这个较工业化之前全球升温在2度以下的目标,世界需要在约2015年达到温室气体的排放峰值。排放峰值的越晚到来,二氧化碳排放的拐点就越会往后拖延数十年。延迟峰值、错过这个时间窗口,将会导致减排成本的潜在稳定增长。

如果不达成2020年后的减排目标,《哥本哈根协议》中现有的减排承诺难以达到2度的温控目标。甚至对现有承诺最乐观的估计,将留下20亿-60亿吨当量的减排缺口。除去有条件的承诺和其他乐观假设,2020年的减排缺口大约在100亿吨。

这样的结论是基于实现2度温控目标的可能维持在66%上。现有的哥本哈根承诺显示,即便将实现温控目标的可能性定在50%,2020年后所需的减排目标也不可行。

报告说,相比于1990年的水平,2050年长期减排目标需要在50%-70%之间。这也假设了2050年后的减排。

对于长期存在的温室气体而言,比如二氧化碳的减排是关键的。但是对于存在时间较短的温室气体、碳气溶胶、对流层臭氧、航空排放出的云量也在短期内对降低升温起到作用。同样对由硫酸盐气溶胶带来的变暖也与化石燃料的使用和空气质量政策有关。所以,减少所有全球变暖的气体的排放都可能是必须的。

对于2030年后的远期减排来说,技术因素也是必须的。很多研究建议,使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生物质能对维持2度温控目标是关键的。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结果表明,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度以内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加速的或者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影响的可能性。否则,重大气候灾难发生的几率仍然存在。

《哥本哈根协议》也要求在2015年对可能的1.5度温控目标进行评估。这将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做出结论。现在有限的评估只给实现1.5度的温控目标提供了有限的初步的证据,况且这些证据只说明它可能实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