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其带来的环境和生态污染已演变成了世界性难题。近日,经过中美学者共同研究,发现了一种“吃”油细菌,有望推进墨西哥湾油污治理进程。
这一发现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由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近日正式对外发布。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出版的学术刊物《生物技术前沿》上。
据论文的第一作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聂麦茜教授介绍,这一被命名为NY3的细菌是从陕北石油污染环境中分离筛选出来的。通过她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Xihou Yin博士和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教授等一年多的合作研究,发现了该菌株能以C5―C16烷为碳源生长,可快速降解石油烃和多环芳烃,在特殊条件下能产表面活性剂。
聂麦茜介绍说,他们的论文主要涉及4类科研实验事实:其一,反复的实验结果表明,NY3能够在石油烃上生长;其二,反复的研究结果表明,NY3在水体中能够快速降解石油烃和实验研究中涉及的5种多环芳烃(蒽、菲、芘、荧蒽和芴);其三,反复的研究表明,菌株NY3能够产表面活性剂,所产的表面活性剂对石油烃的分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四,NY3所产表面活性剂为鼠李糖脂类物质。鼠李糖脂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对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均不会构成危害,但可以促进类似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中释放出来的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PAHs的生物降解,PAHs类化合物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界可以致癌或诱发基因突变。
目前,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正为上述美中合作研究成果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