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全文
生物谷编者按 草长莺飞,春回大地。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今年是我国第32个植树节。2010年3月12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2009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公报中提到截至去年底,累计有121.1亿人次义务植树,植树563.3亿株。去年全年完成造林588.47万公顷,森林质量明显提升。全国已确权林地面积1.01亿公顷,发证面积0.76亿公顷。
以下为公报摘要:
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扎实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蓬勃开展
各级领导率先垂范,义务植树蔚然成风。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胡锦涛总书记在植树时指出:“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不断扩大国土绿化面积,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希望全社会大力弘扬植绿、护绿、爱绿的文明新风,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注重科学、提高质量、加强管护,确保种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要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使祖国大地变得更加秀美。”在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领导和共和国部长及地方党政军领导干部的带领下,适龄公民踊跃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再一次掀起了全民植绿、兴绿、护绿的新热潮。
义务植树组织管理得到加强,形式不断创新。目前,已有北京、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新疆、内蒙古等18个省区市相继颁布《国土绿化条例》或《义务植树条例》。北京市强化街道和乡镇义务植树属地管理制度,开展城乡手拉手义务植树活动,明确了绿地认养、购买碳汇、以资代劳等18种义务植树形式。上海市在各区县、乡镇普遍设立义务植树点,组织市民开展绿化造林活动。陕西“我为延安种棵树”活动开展 3年来有17万人参加植树。
义务植树宣传发动蓬勃开展,公民绿化意识显著增强。据统计,2009年共有5.9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24.8亿株(含折合株数)。截至2009年底,累计有121.1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563.3亿株。
现代林业建设扎实推进
林业改革取得重大成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全国已确权林地面积1.01亿公顷,占集体林地的59.4%,发证面积0.76亿公顷,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44.6%。同时,公共财政支持林业发展制度逐步完善,农村林业金融制度开始建立,集体林木采伐管理机制改革取得突破,林权流转行为逐步规范,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扎实推进。
生态系统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造林588.47万公顷,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森林质量明显提升。据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全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比上一次清查净增0.2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净增2.15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149.13亿立方米,净增11.28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2亿公顷,净增840万公顷,继续保持世界首位。三北防护林工程完成造林118.64万公顷。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实现了基干林带合拢。退耕还林工程完成118.68万公顷退耕、造林和封育任务。长江防护林工程两湖两库治理效果明显,林业血防工程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涌现出山西长治等一批典型,珠江防护林工程、平原绿化工程稳步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完成公益林建设154.2万公顷,管护面积达1.04亿公顷。实施了湿地生态保护恢复工程,启动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全国新增国家湿地公园试点62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总数达到100处,国际重要湿地37处,全国湿地保护面积达到1795万公顷,占自然湿地总面积的49.6%。实施了《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继续推进国家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启动了第四次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营造林建设任务45.77万公顷。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处,新增面积7.7万公顷。全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2012处,总面积达到1.2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8%。
林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颁布了《林业产业振兴规划》、《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木材加工、木浆造纸等产业发展顺利,森林旅游、木本粮油等产业方兴未艾。全年完成速丰林基地建设75.8万公顷,速丰林基地建设累计完成730.87万公顷。全年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3.3亿人次,直接旅游收入219亿元,带动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近1800亿元。经济林种植与采集业年产值达到3700亿元,全年生产油茶良种嫁接苗近4.2亿株,新种植油茶林8.93万公顷,改造低产油茶林19.87万公顷。全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58万亿元,同比增长9.8%。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全国各类生态文化协会、学会、促进会、研究会相继成立,各种采风、创作活动踊跃。中国湿地博物馆、退耕还林展览馆建成,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落成。
草原建设成效显著
国家实施草原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集中治理生态脆弱和严重退化草原,有效遏制了全国草原生态加速恶化的势头。退牧还草工程围栏封育4503.5万公顷,京津风沙源工程治理草原343.2万公顷,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围栏封育种草10.7万公顷。
城乡绿化快速发展
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35.65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37%,绿地率达33.29%,城市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9.71平方米。全国已有14个城市成为国家森林城市,146个城市、30个县和10个镇分别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区)、国家园林县城和国家园林城镇。
部门绿化稳步推进
中央直属机关新建庭院绿地35.7万平方米,改建绿地26万多平方米,新建屋顶绿化面积7000平方米。中央国家机关义务植树10多万人次,植树10多万株,抚育中幼林200多万株。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完成“三荒”造林2.67万公顷,创建绿色营区和生态营区186个,支援地方义务植树3.3万公顷。各级团组织发动青少年800多万人次参与绿化相关活动,建设青少年绿色家园、绿化基地、共青林等示范项目300多个。各级妇联以“三八绿色工程”活动为载体,组织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活动。
铁道系统当年绿化里程4082.7公里,使国家铁路已绿化里程达到33155.2公里,占宜林铁路全长的73.7%。交通运输系统实施通道绿化建设,新增公路绿化里程6.7万公里,全国公路可绿化里程已绿化167.7万公里,绿化率达57.3%。水利系统完成义务植树520万株,绿化荒山、荒沟、荒丘、荒滩180万公顷,庭院绿化240公顷,湖泊、水库绿化面积3800公顷,江河沿岸绿化5200公里,渠道两侧绿化1240公顷。教育系统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积极种植校园防护林、校园绿化林。中国石油矿区绿地面积达到3.5万多公顷、绿地率29.86%。冶金系统加强生产、生活区和矿山复垦造林绿化,新增绿地近万亩。
森林草原“三防”成效显著
森林草原防火不断加强。实施了《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取得进展,全国森林火灾发生起数和受灾面积比2008年分别下降了38.4%和18.4%。发生草原火灾192起,受害面积2.48万公顷,连续两年无人员伤亡。
森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控进一步加强。全国防治草原鼠害699万公顷,防治草原虫害517万公顷。运用生物生态方法防治有害生物面积达607万公顷。
森林、草原资源保护行动深入开展。组织开展了“绿盾三号行动” 和林区社会治安整治、禁种铲毒等系列专项行动。查处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案件17万多起。查处林业行政案件29.38万起。依法查处开垦草原、非法征占用草原、非法采集草原野生植物等违法案件27000余起。
2009年,国土绿化建设和管理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现有宜林地造林难度加大。二是森林草原质量低下、生态功能不强。三是违法侵占林地、草原、绿地、湿地资源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乱砍滥伐、乱采滥挖等现象屡禁不止。四是城市绿化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城市绿化总体发展滞后。五是造林绿化资金投入不足。六是义务植树尽责率有待提高。
备注: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生物谷附:
1956年,中国开始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根据国务院提议,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再者,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2010的植树节主题是:与大树在一起
中国古代虽有劝民植树的说法,但由国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植树节日则是现代的事。1914年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创办人斐义理先生,曾将美国植树节的推行办法,建议当时的农林部希望中国政府仿效。1915年7月31日中国政府规定每年农历清明节时为植树节,届时全国各地举行植树典礼,组织造林活动,后来因故没有正式推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届第六次会议于1979年2月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1984年 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中国的植树节定于3月12日。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清明”定为植树节。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中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1981年夏天,四川、陕西等地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水灾。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倡议,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决议指出,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人人动手,每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从此,义务植树作为一项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被付诸实施,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为显著的义务植树运动在中国持续开展了26年。全民义务植树26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论工作有多忙,不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外地,都认真履行公民应尽的植树义务。统计显示,自1982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中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104亿多人次,累计义务植树492亿多株。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如印度每年7月第一周为植树节;朝鲜每年3月2日为植树节;泰国把国庆节定为植树节;菲律宾每年9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植树节;意大利每年1月21日为植树节;美国各州都有植树节,但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全国无统一日期;巴西每年9月21日为植树节;哥伦比亚每年10月12日为植树节;萨尔瓦多植树节和教师节合在一起,每年6月21日举行;埃及每年9月至11月为植树节……
在这些国家中,美国的植树节最早,已有130多年的历史。1872年4月10日,由内布拉斯加州一新闻记者发起美国第一个植树节。当天,内布拉斯加州全境种树超过100万棵。它正式成立由J. Sterling Morton(J.斯特林莫顿)在1872年的内布拉斯加州。到20世纪20年代每个美国公众已通过国家法律,宣布某一天为植树节或植树节和伯德日纪念活动。的日期不同,建立了根据气候和适当的种植时间。植树节现在是一个假期,有一个国际遵守和很多国家的认同。在美国,是全国植树节庆祝4月第四个星期五。有些州庆祝选择在不同的日期对应的最佳时机植树地区植树节。
巴西是一个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森林的近五分之三在巴西境内,全国森林覆盖率为52%以上。尽管如此,巴西人仍然不忘植树造林。巴西政府对森林资源采取合理开发的同时积极鼓励人们植树造林。
为了积极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6年11月8日在内罗毕发起“为地球植树:10亿棵树运动”。这一运动计划2007年在全球种植最少10亿棵树。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人类生存的环境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
据联合国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
全年12个月,每月都会有国家欢度植树节:
国 家 | 植树节日期 | 情 况 简 介 |
中国 | 3月12日 | 1915年定清明节为植树节。1928年定为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植树式及造林运动。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3月12日为全国植树节。 |
朝鲜 | 4月6日 | 从1947年起,每年4月6日为全国植树节,4月和10月为植树月。各道郡又按气候各自规定植树周。春秋造林季节,全民动员义务植树,机关,学校、合作农场、军队、居民都承担了义务造林护林任务。 |
日本 | 4月3日 | 1922年东京首先发起城市绿化运动。随后政府确定4月1至7日为绿化周,4月3日为树木节。1950年4月4日,国土绿化推进委员会组织在山梨县举行第一次植树节活动,从此每年4至5月轮流在一个都道府县举行一次树木节活动。1976年起每年9至10月举行一次育树节活动。每一次树木节都有一个主题内容。 |
泰国 | 9月24日 | 与国庆节同一天。 |
缅甸 | 6月 | 政府决定自1954年6月开始,每年举行一次植树节活动。 |
菲律宾 | 9月第二个星期六 | 1947年法令规定每年9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植树节。 |
印度尼西亚 | 12月19-24日 | 1960年开始,每年举行全国植树周活动,1981年12月17日苏哈托总统主持全国21届植树造林周开幕式。 |
巴基斯坦 | 8月4日 | 1949年开始定8月4日为全国植树节。 |
印度 | 7月第一周 | 1950年7月举行第一次全国植树节活动,1951年以后定每年7月第一周为植树节。 |
伊拉克 | 3月6日 | |
叙利亚 | 12月最后一个 星期四 | 1952年法令规定。 |
黎巴嫩 | 12月第一周 | 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规定了植树节。后来定12月第一周为植树节。 |
约旦 | 1月15日 | 林业部定每年1月15日为全国植树节。 |
阿拉伯也门 共和国 | 3月6日 | |
阿尔及利亚 | 造林季节的 每个星期五 | 政府规定每年造林季节的每个星期五为义务植树日。1980至1981年56万志愿者植树1200万株。 |
土耳其 | 1937年2月通过法令建立全国植树节。 | |
澳大利亚 | 5月第一个星期五 | |
新西兰 | 8月第一个星期三 | |
埃及 | 9-11月 | 1980年开始规定9至11月为植树节。 |
突尼斯 | 11月18日 | |
塞内加尔 | 8月上旬至 10月中旬 | 每年雨季以后开始全国植树活动,政府号召“一人一棵树”、“一村一公顷林”活动,持续半年之久。各部门组织“一个劳动者一棵树”、“一个妇女一棵树”、“绿化村”、“绿化校园”等群众活动。 |
南斯拉夫 | 秋季 | 1947年以来,春天举行“森林节”活动,秋天举行“造林周”活动,日期因地而异。 |
希腊 | 秋季 | 每年仲秋时节或秋末,造林季节开始时举行植树节。 |
意大利 | 11月21日 | 始于1899年。 |
西班牙 | 2月1日 | 上世纪末开始举行植树节,马德里市把每年2月1日起的第一周作为“植树周”。 |
英国 | 11月6-12日 | 1977年开始,每年11月6至12日在全国开展植树周运动。 |
爱尔兰 | 3月17日 | 1934年至1938年曾由教育部会同土地部安排学校进行植树节活动。1939年中断。1950年由爱尔兰树木协会发起恢复植树节活动。定每年3月17日为植树节。 |
法国 | 3月31日 | 1977年经共和国总统创议,规定每年3月31日为树木日,3月为绿化月。 |
捷克斯洛伐克 | 春季 | |
芬兰 | 6月24日 | 把植树节和森林改良运动结合起来,时间为6月24日和10月。 |
瑞典 | 3月 | 每年3月在斯德哥尔摩开展“森林周”活动。 |
挪威 | 全国各地的植树节时间各不相同。 | |
联邦德国 | 4月25-26日 | 1952年举行第一次植树节。 |
苏联 | 从1928年开始,全国开展大规模的城市绿化活动。 | |
加拿大 | 5月 | 每年5月开展全国森林周活动。 |
美国 | 4月10日 | 1872年4月10日在内布拉斯加州举行植树节,植树100多万株。1972年举行植树100周年纪念时,建立了全国植树节委员会。各州都有植树节。 |
墨西哥 | 6-9月 | 从19世纪末起即开展植树节活动,但无固定日期与组织。1954年通过法令规定6至9月雨季举行植树节。 |
危地马拉 | 5月最后一个 星期日 | 1924年起,每年举行植树节活动。后来规定每年5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为植树节。 |
洪都拉斯 | 5月30日 | 1912年开始举行植树节。1926年起决定每年5月30日为植树节。 |
萨尔瓦多 | 6月21日 | |
尼加拉瓜 | 6月最后一个 星期日 | 1929年法令规定。 |
哥斯达黎加 | 1915年颁布法令,规定每年一次植树节。 | |
古巴 | 10月10日 | 1936年通过法令规定每年10月10日为植树节。 |
多米尼加 | 5月第一个星期日 | 根据法令每年5月第一个星期日为植树节。 |
哥伦比亚 | 10月12日 | |
厄瓜多尔 | 10月12日 | 1920年6月7日政府颁布的行政法规规定每年10月12日为植树节。 |
委内瑞拉 | 5月23日 | 1905年4月通过法令,规定每年5月23日为植树节。 |
玻利维亚 | 8月20日 | 1939年颁布法令,定于8月20日为国家的植树日。 |
阿根廷 | 1940年用法律形式规定每年举行一次植树节活动,但具体时间全国各地不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