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票制下的医械行业,谁生?谁死?

2016-07-02 06:00 · wenmingw

国务院正式发文,明确医改试点省份推广“两票制”,按国务院26号文的规定,今年之内“两票制”在国家医改试点省份必须落地。国家的决心之大意味着两票制一定会执行,只不过各省执行到位的时间有所不同而已,医药和医疗器械行业各方人士一片哗然,倍感生存的压力。


国务院正式发文,明确医改试点省份推广“两票制”,按国务院26号文的规定,今年之内“两票制”在国家医改试点省份必须落地。国家的决心之大意味着两票制一定会执行,只不过各省执行到位的时间有所不同而已,医药和医疗器械行业各方人士一片哗然,倍感生存的压力。

两票制执行的省份和城市:安徽,江苏,福建,青海,上海、浙江、湖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还有试点医改城市为200个。两票制在医药行业的全面推行,医用耗材的两票制首先在广东惠州落地,接着是宁夏,陕西。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医改试点省份和城市会跟进“医用耗材的两票制”。

两票制对高值耗材生产企业和代理商的影响

因为目前中国高值耗材招标都以省标为单位,在两票制的市场环境中,只有省内一级代理商才能生存下去,高值耗材的市场格局发生改变,高值耗材市场面临洗牌,中小型的代理商出局已成为现实,作为高值耗材生产厂家要对市场布局和价格体系等因素做重新调整。

两票制和配送对普通耗材和检验试剂生产企业和代理商的影响

普通耗材和检验试剂的招标时以市标为主,这就要求以前采取省代模式的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必须渠道下沉,形成以地级市代理商为核心的市场格局。对普通耗材和检验试剂生产企业和代理商影响最大的还不是两票制,而是对配送商资格的认定,今年珠海市普通耗材和检验试剂的招标只认定三家公司有配送资格,其他珠海市68家公司因无配送资格被淘汰出局,深圳也只认定三家有医用耗材的配送资格,其中有国药,深圳怡亚通和另一家配送商。

随着众多中小型代理商的出局会导致中小型普通耗材和检验试剂生产厂家也被淘汰出局,因为每个“市级招标”都会有几千家做普通耗材和检验试剂的企业中标,三家配送商不可能容纳如何多的中标的医用耗材的生产厂家,大部分中小型医用耗材生产厂家也将淘汰出局。

两票制和配送的医用耗材新形势下的受益者

随着中小型代理商的出局,以国药为首的大的商业公司业绩会获得爆发式的增长,在行业的影响力,网络建设,资金,实力会达到新的高度。随着中小型医用耗材生产企业的出局,知名医用耗材的一线品牌业绩也获得大幅的提升。

两票制和配送还有利于推动医药和医用耗材第三方物流发展,规范行业秩序。新形势下的医用耗材代理商:淘汰一批,转型一批新形势下的医用耗材生产企业的面临的问题 • 市场格局:重新布局,依托大的商业公司,开发新渠道 

• 渠道变革:一级代理商,合伙人,大包经理,BD公司 

• 变革产生的资金压力,财务风险和营销费用的大幅攀升

• 医疗器械行业实施“两票制”:谁生、谁死?

• 庞大营销团队的管理,商业贿赂风险,政府事务性关系等作为已经成为或想成为中国医用耗材知名一线品牌依然要依托三个方面来实现:技术创新驱动市场,最优性价比优势,整合资本的力量。

最后登场的医疗设备市场的政策:一票制

一旦医用耗材领域的两票制顺利落地并执行,接着针对医疗设备市场,一票制就会来临。

今年3月16日福建三明对医疗设备就已经实行一票制。在一票制的市场环境下,99%的做医疗设备代理公司将消失。

医疗设备与医用耗材最大的不同在于,医疗设备不涉及到后续的产品配送,医疗设备是一锤子买卖,砍掉中间环节,有利于降低医疗设备的成交价,但降低医疗设备的成交价最核心的因素在于竞争态势。

认为凡是进口产品占据领导地位的品类如种植牙,价格都很高。凡是国产产品占据领导地位的品类如监护仪,心脏支架等,价格都很低。

可见,通过招标等其他手段降低医疗器械的价格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降低医疗器械的价格最终还是要扶持国产医疗器械。

1、两票制必行,这是同营改增一样属于国策之举,其是相互配套的工程,不看全局只孤立的去看待两票制,只会陷入急求解套的恐慌,而看不到其存在的机会和带来的利益。两票制之后在2018年前还有新的涉及三医联动的各环节政策相继出台,国家医改大招并未使尽,行业整体洗牌在所难免,但政策到各部各省会有反复,因此一味迎合和提前跨入都不理智。

2、2018年之前是本届政府第一个任期内的改革年,很多政策将在2018年前推出并落地,比如预判不久后会打通社保全国联网,届时通过虚报员工费用套现佣金之举将会面临劳动法规和社保收缴的双重重罚。第二个任期内的五年为发展年,能挺过2018年的企业即为大浪淘沙后余下的优势企业;政策会有所回调并在医疗钢需之下迎来二次红利期,行业整体呈现又一高增长态势。

3、针对两票制,很多企业成立咨询公司以解决税点及套现。但是此方式必不长久。因为全国最近在短时间内新增了近万家小规模咨询公司,且都为医械企业服务,其中猫腻国家是知道的,不要轻视政府智慧,下一步针对此类咨询公司的税务监察会成为又一个重点打击对象。

4、国家要求口服仿制药在2018年底完成一致性评价,但剩余的时间很难完成,会释放一批临床确需而又走“曲线救国”策略的产品上;针剂是下一步整理的对象,限制抗生素滥用于国利在长效,解决方法不会只停留在限、停输液的临床管制上。

5、批文多的药企,因为多种原因会将主要精力放在主力品种上,放弃绝大部份无竞争优势的品种,促使市场在2018年前会腾挪出政策性空间;放开个人持有批文的管制其意深远,现实会催生出优势代理商组团众筹买批文。

6、很多口服化药未能通过一次性评价的产品,腾出的市场将由基于疾病细分精确定位的中成药所替代,尤其是中成药中的单方制剂将获得机遇性增长,但其放量主要战场是在社区和县域等级医院。

7、两票制最大的冲击不是解决企业如何高开,而是原各级代理面临的核心问题,即到了公帐的佣金,怎么变现?企业如只单一解决高开而不具备解决佣金变现的财务处理能力,市场同样保不住。

8、分级诊疗,从公立医院释放出来的门诊患者流量不一定会全部去基层解决,还有民营医疗机构承接的机会存在;但分级诊疗后,原三级医院医生将会拥有更宽松的时间,对待病人时会比以前更仔细,医患之忧在具备时间条件的情况下也会促使医生给予患者更多人文关怀,患者就医体验也会提高。当公立和民营的就医时间差不多时,更多人会选择公立,民营医院在专科的打造上此时巳不具备与公立医院竞争的优势;目前公立为大综合小专科,民营为小综合大专科,分级诊疗发展到后期很大可能会促使两者调换位置;

9、医保支付价不会全国统一,必由各省独立制定,这给企业顶层设计公关留下了空间和时间,现在的关键是行动而不是观望等待。

10、联合采购是利益垄断的变相合法化,其本质与二次议价一样是直接推翻了省际招标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现部份省地医院要求旗下联合采购体向厂家提出平均25%的再降价要求,如降,产品失去推广空间早晚是死,不降,担心竞争对手以降价挤压生存空间是等死。破解之法为如别人“不合理”降价,投诉!

11、打击贿赂,是当地相关部门最喜欢的事,一方面响应国家号召,另一方面可据此XX;赤裸裸的医药带金还有一段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可走,但临床现实迫切要求药物回归治疗价值的本质,转型学术推广势必面临分娩前的痛苦,但总比死掉好,这考验的是生意人而不是企业家。

12、配方颗粒,群雄崛起但原料为王。目前全国有五家试点单位,试点期将过备案制提前,全国很多企业正在摩拳擦掌准备进入,但品种开发还停留在20年来大而全的成药阶段,巳为日后埋下危机。几十年间中药材滥采促使其越来越成为不可再生资源,而野生变家种存在很高的技术和资金要求,家种的褪化性问题多年来难有良好解决方法,因此不具备在标准、原料资源上有优势的企业,盲目进入会折翅而返,原料当道会使巨头崛起;中药饮片中的传统片和配方颗粒的市场不同,国内南北差异巨大,需区分对待;发展此项目适合先做本地,成为本地龙头,届时即有资格争取到地方政府的特殊支持才能言做强,先有一地才能谋局部,后来者意取全国是不可能的。

13、营改增和94号令加快了连锁的快速发展和个体药店的凋亡,原控销模式存在的土壤巳变,风光不再,基于厂商间的战略性合作被提上桌面,简单的买卖关系越来越不受欢迎,连锁同样在遭遇变革带来的阵痛。

14、药房托管,医院愿意接受此种利益输送,但托管商业并未尝到甜头,医院拖款和微利之下难以为继,扣点过高导致所采药物质量参差不齐,直接造成医生无合理之药可用治愈率下降,随之导致患者就医下降,长久以往厂家、商业、医院、患者多方受伤。

15、代理商和代表,现在最需要的是各级招商经理和企业传递正确的政策信息和帮助理清市场变化方向,两票制于代理商和代表而言,带来的迷茫最大诱惑也最大,反目成仇与众智成城只是一转身的距离。代理商和代表作为原底价招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杀着,现在最关心最需要的不是如何解决两票制,找不到方向看不到希望,同室操戈就会演变至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