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是更名,这些医学院却格外令人尊敬(北京·协和、上海·武汉·同济、长沙·湘雅)

2016-02-05 06:00 · wenmingw

泸州医学院两次改名,在全国医学界闹得沸沸扬扬,有关领导一句“寒假后再说”让人唏嘘不已。骂战太多,已不想去深究更名背后的资源抢夺与利益纠葛,只是在这寒风凛冽的冬季,忍不住回想起那些老牌医学院校的百年风雨。她们虽历经沧桑,依旧情怀不改。

北京·协和

1906年,是清光绪三十二年,也是日本明治三十九年。

那一年,晚清谴责小说代表作、李伯元所著的《官场现形记》在上海出版;

那一年,清廷罢选八旗秀女,慈禧太后面谕学部,兴女学;

那一年,日本交还奉新铁路,京汉铁路全线正式通车;

那一年,《民报》与《新民丛报》展开大论战,全面揭示革命与保皇派的原则分歧;

那一年,在保定设立陆军军官学堂,改兵部为陆军部;

那一年,科举考试被正式废除。

那一年,英国伦敦会与英美其他五个教会合作开办了一所医学堂,取名为union ,联合之意。不知是谁,将其雅致地翻译为“协和”,影响中国医疗事业发展百年之久的医学殿堂,就此诞生。

我们不得不提一个叫做“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机构。它最初设立于1904年,当时叫公共教育基金,它的宗旨只有一句话:“促进全人类的安康”。这个家族性的基金会,至今仍坚持最初的捐赠传统,关注点始终是教育、健康、民权、城市和农村的扶贫,其捐赠时间跨度之长、规模之大、成就之显著,执美国及至全世界慈善事业之牛耳。

1915年,这家美国基金会将协和医学堂收购,很快投入资金进行新校建设。次年,负责设计协和建筑的柯立芝来华考察豫王府,建造中西合璧、有着宫殿式外观的校园和医院群的想法在他的脑中成形。

1917年9月,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帮助下,北京协和医学院正式成立,开办医预科,附属医院为北京协和医院,首任校长为Franklin C.McLean,两年后的1919年10月,医学本科开办,学制八年。1920年,护士学校开办,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Anna D.Wolf担任护校校长。1921年9月,新校建筑完成。

192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被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改名为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次年获中华民国教育部认可立案。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和日本在华所办医学院、医院和护士学校相继停办。不久,协和医学院被日军占领,被迫关闭。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华医学基金会与协和医学院校董事会派代表从日军手中收回全部校产,重建协和医学院,1947年10月复校,称北京协和医学院。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由中央人民政府接管。1950年学校停止招生,1951年更名中国协和医学院,1954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57年并入中国医学科学院,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协和医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8年制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停办。1979年8月第二次复校,更名为中国首都医科大学,1985年重新改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2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签署共建“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协议。

2006年9月5日,教育部、卫生部共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大会暨揭牌仪式举行。北京协和医学院由中国教育部和卫生部双重领导,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

2007年5月18日,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共建协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清华大学关于落实两部协议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的通知》以及《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鉴于与清华大学合作办学需要,有时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这一的名称。更名后,北京协和医学院仍为独立法人单位,原隶属关系、人员编制、资产关系和经费管理体制保持不变。

上海·武汉·同济

如果你说你毕业于同济,一般人都会问你,是武汉那个同济还是上海那个?

无论是哪一个,我们都不得不提一个人——埃里希·宝隆。

1862年宝隆出生于德国东北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教清教徒,父亲的职业是一名建筑工程师。幼年时因父母患肺结核双双去世,宝隆由亲戚抚养长大。20岁那年他高中毕业即进入基尔的王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医学外科研究所接受医学教育,期间两次进入军队,25岁获得博士学位,

1888年,宝隆被提升为海军助理医生,至1893年5月22日,先后在皇家海军狼号、伊尔梯斯号炮舰上任上尉军医。伊尔梯斯号长期在东亚水域活动,在此期间,宝隆认识了在上海开诊所的德国医生卡尔·策德里乌斯,在此后双方的通信中,宝隆提出了在上海建立一所给中国人治病的医院的想法。

从海军退役后,宝隆为提高外科手术水平先后在德国的两所医院工作,并继续到大学进修,同时开始筹措准备在上海开设医院的资金。1895年,宝隆再次来到上海,在策德里乌斯的诊所里当助手,并和德国医生奥斯卡·福沙伯组成了上海德医公会。

1899年,宝隆和福沙伯以德医公会的名义开始筹建一所诊治中国病人的医院,筹建工作得到德国驻沪总领事克纳佩、上海部分实业界人士的支持,医院建成后取名同济医院。

1900年,策德里乌斯去世后不久,宝隆在上海德国教堂附近开设了自己的诊所,成为上海著名的外科医生。同年,宝隆送策德里乌斯夫人及女儿回国。在柏林期间宝隆见到了他的朋友、海军军医总监舒尔岑,后者答应为宝隆的计划争取德国官方的支持。

此后,克纳佩向德国政府建议,在同济医院的基础上建一所培养中国医生的德国医科学校,这一建议得到上海德医公会的积极支持。根据德国外交部、普鲁士文化部的计划,德医公会负责在上海的具体建校工作。

1907年,上海德文医学堂建成,次年学校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宝隆任学堂首任总监,获德方授予的教授称号,但他此后拒绝接受德方授予他贵族荣誉称号的提议。

1912年,医正科三级学生张近枢、何理中、江逢治3人,按照德国大学医科考试规则参加学堂的第一次毕业考试,均顺利通过,如期毕业。他们是同济历史上的第一届毕业生。

1924年5月20日北洋政府教育部下达第120号训令,批准同济德文医学堂为大学。从此以后,5月20日定为校庆日。

1927年8月,由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原医、工两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工学院。

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布局调整中,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整体迁往武汉,不久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定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与华中理工大学等学校合并,组建成华中科技大学,2000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成立并挂牌。

2000年4月,上海的同济大学与原上海铁道大学合并,在原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同济大学医学院”。

长沙·湘雅

十九世纪末,美国耶鲁大学部分毕业校友计划发起组织雅礼会(Yale in China),一方面来中国办医院、办学校,另一方面也借此传播基督教信仰。

1902年的湖南省拥有2000万人口,省会长沙市系华中腹地。美国雅礼会认为,人口和地理优势,使得长沙足以影响全国,遂决定在长沙兴医办学,并邀请当时正在印度孟买行医的美国医师、约翰·霍浦金斯大学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爱德华·胡美博士来华行医。

胡美于1876年出生在一个美籍印度传教士家庭,在美国就读中、大学,且获美医学博士学位,是英藉近代内科学家欧斯劳教授的高足弟子。随欧斯劳赴英深造不久,受美派遣到印度工作,定居印度。1902年,美国雅礼会邀他与德士敦来华,遭他拒绝。德士敦病故后,雅礼会再次邀他与赫仑·毕区来华。

赫仑·毕区致信胡美:“请赶快到中国来吧!这里比印度更需要你。你在孟买所做的任何事业,决不能和在长沙的机遇相比。湖南省虽然到现在还被认为是排外的,但是现在因通商条约的签订,外国人己经能去居住和工作了。这里的人很有知识,大部分受过教育,富有创造能力,他们会欢迎一位西洋医生去创办一所新式医院的。你可以在湖南创办一所医科大学,这才是你应该工作的地方,希望你立刻就来!”

1905年夏,胡美终于接受了美国雅礼会的派遣,带着妻儿飘洋过海来到古城长沙,开始了他崭新的事业。1906年11月,胡美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长沙小西门西牌楼,买了土地和房屋,办起了雅礼医院和雅礼学堂。

1908年,雅礼医院增加了一位中国医生候公孝,有病床十四张。1910年,从耶鲁大学校毕业的医学博士颜福庆回国,按照雅礼会要求,到雅礼医院与胡美合作共事。1911年,胡美在雅礼医院内开办护士学校(雅礼护病学校),护士妮娜·盖治任校长。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成立民国,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913年,出任湖南省府主席兼督军的谭延闿以省府名义与美国雅礼会合作成立“湘雅医学委员会”(湘、雅二字分别取自湖南省和美国雅礼会的简称),由雅礼会建一所医院,装配设备,支付十五名医师费用,省府建湘雅医学专门学校,购土地和提供年补助金。

1913年7月,湖南育群学会代表湖南省府和美国雅礼会签约成立湘雅医学董事部,中美两方各出任董事五名,并商定以欧美甲种医科大学办学,省府拨经费20万银元,中方购土地3000方(约50亩),美方购土地1400方(约23.3亩)。

契约上报北洋政府国务院未获批准,筹办人不服,坚持谋求成功途径,直到1914年7月21日,由湖南省政府育群学会代表省府与美国雅礼会合作,仍按1913年7月签订的“契约”精神,签订了联合创办湘雅教育“十年协议”。根据协议所做的若干决定,上报后被北洋政府批准实施。

长沙有一位极具声望和富有的老中医,为了湘雅,辞去了中医学校校长职务,对湘雅不仅尽了财政上和道义上的帮助,而且推荐许多社会名流贤达,极具社会影响的人到湘雅医院医治。从此,湘雅依靠中国人自己管理,主权属于中国(湖南省政府)。胡美主张中国人来管理湘雅的信条付诸实现。

1915年2月,湘雅医学会接收了西牌楼雅礼医院,并将其迁入潮宗街公房医学校之东部,更名为湘雅医院;雅礼护病学校则更名为湘雅护士学校。在湘雅医学会的管理下,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湘雅医院和湘雅护士学校,既是统一整体,彼此连结,互为依存,又彼此独立,自成体系。

1917年冬,美国雅礼会两名会员匿名捐款38.5万美金,长沙本地人士捐款4.108万元,在长沙市北门外麻园岭建新医院,300余间病房,可容120张床,是当时中国最漂亮、中南地区建筑物中最好的医院。1919年夏,湖南省府拨款建筑新校舍。

1920年统计,湘雅财产、建筑总值50万美金,年医疗总人次为上年的2.2倍多。胡美不满足现有成效,为扩大湘雅事业,再赴美国募集捐款。1921年胡美返湘,带回捐款2.5万美金,湖南省府也相应提供价值超过2.5万美金的地契一张。

同年夏,首届湘雅十名学生毕业,省府发证书,雅礼会受康州政府委托授予博士学位。1922年春,美国教育视察团来湘认定:湘雅为中国医学院校教育程度最高学府之一,仅居北京协和之后。

1923年夏,胡美又赴美募集基金,被聘任耶鲁大学内科教授。1924年6月,美国杰弗逊大学赠胡美名誉法学博士,7月,湖南育群学会和美国雅礼会联合创办湘雅“十年协定”届满。经双方反复磋商,决定继续合作办学,并于 1925年5月8日,双方代表签定了续约十年的协定。它与第一次协约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

1、将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更名为湘雅医科大学;

2、湘雅医科大学全权为中国方面管理,学校董事会完全由湖南育群学会负责产生;

3、湘雅医院仍然由湖南育群学会和美国雅礼会双方共同管理,并由双方派代表联合组成医院董事会。

合办湘雅的续约,送请北京国务院、内政、外交、教育等部,以及湖南省省长公署、内政、教育各司审批,均准予备案。根据续约的条款安排,改组了校、院董事会。湖南育群学会选举曹典球为湘雅医科大学校董事会董事长。湖南育群学会和美国雅礼会共同推选龙绂瑞为湘雅医院董事会董事长。

其间,湘雅医科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分派在全国各大医院临床实习。李振翩所在的第五班学生在北京协和医院实习时,正遇上孙中山先生在该院住院治疗。应同学们的请求,孙中山先生挥毫题写了勉词,刊发在1925年6月湘雅医科大学学生部李振翩主编的《湘雅》杂志上。

大革命时期,在声势浩大的排外浪潮中,外籍教师离湘,不久中方教师也相继离开,湘雅停办。

1929年,颜福庆主持了湖南育群学会的特别会议,重组了由25人组成的湘雅校董会;任命王子玕博士为湘雅医科大学校长,兼湘雅医院院长、湘雅护士学校校长;确立学制为七年。

1931年,民国政府教育部核准湘雅医科大学校董事会立案;同年12月,学校更名为私立湘雅医学院。

1937年11月24日,长沙城遭敌机轰炸。紧接着南京陷落,武汉告急,张孝骞和校友们不忍将湘雅医学院陷入敌手决定西迁。然而这一决策遭到了雅礼会的强烈反对,美国人认为,即使长沙沦陷,湘雅仍可依赖屋顶上的美国星条旗保护。对此,张孝骞予以断然拒绝,并得到了全校师生员工的支持。

为此,学校成立了迁校委员会。原拟定低年级学生迁往西南继续随校学习,高年级学生及湘雅医院留守长沙,以协助湖南的抗日救护及卫生防疫工作。后教育部与湘省批迁广西桂林。

1938年7月1日,湘雅医学院将首批设备装船驶离长沙,船到衡阳就接到广西方面撕毁原协约的信息。广西省政府的条件是,抗战胜利后湘雅医学院须留在桂林,不再返湘。这使张孝骞难以接受。而当时在贵州省贵阳市的各医事机关,热烈欢迎湘雅迁筑,并表示愿意协助湘雅的临床教学工作。南京中央医院亦西迁贵阳,新成立的贵阳医学院也急盼湘雅支援。于是张孝骞毅然赶赴贵阳察访,喜得沈克非院长和姚克方所长的热忱支持与帮助,张孝骞当机立断,决定西迁贵阳。

返回长沙后,经多方努力,他租用了西南运输处的回空车辆,将全校40多吨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经桂运筑;而260多名学生、教职员工及其家属,则乘车经湘西赴贵阳。辗转经过一个星期,终于在1938年11月胜利完成了学校的大转移。这次搬迁,由于张孝骞院长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人员货物完好无损。到贵阳后,学校先在东山,后在次南门外的石洞坡,租赁民房,草建校舍,于10月24日正式上课。

1938年11月23日凌晨,长沙城在“文夕大火”中几为灰烬。湘雅护校遭解散,仅湘雅建筑幸存。1944年日军进逼长沙,湘雅医院医护职工和家属被迫逃亡湘潭和安华,而湘雅建筑群则化为断壁残垣。

1940年6月1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召开469次会议,讨论批准了湘雅医学院国立案;并于同年8月,正式将学校更名为国立湘雅医学院。自此,湘雅每年得到教育部拨给的教育经费20万元,从而缓解了经济困难。

1944年,因战事迁校重庆杨公桥。1945年至1946年,湘雅人员分五批先后回到长沙。

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9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部部长袁任远、副部长刘寿棋、江峰联合签发文教手第二号命令,定于9月11日开始接管国立湘雅医学院,并派郑琼为接管代表。9月8日,凌敏猷院长签发“奉令派员接管布告”,并遵嘱要求在接营期间,本校各部负责人应经常驻校,随时准备接管。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部接管国立湘雅医学院。1951年12月8日校庆日举行,从而正式确立了湘雅医学院领导湘雅医院,湘雅护校的管理体制。

1953年4月1日,学校主管领导关系亦由中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领导划归中央卫生部领导,学校各项经费预算,皆由中央财政委员会交高教部拟定。6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批复:定于当年10月1日,将湘雅医学院正式更名为湖南医学院。相应的,附属医院和附设护校相继更名为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湖南医学院附设护士学校。

1979年起,湖南医学院(包括附属医院)经费、外汇、基建投资和进口仪器设备等,由卫生部负责。与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等组织取得联系后,在“不干涉内政、不传教、不妨碍与其它团体发展关系”的条件下,经国务院批准与美国雅礼协会恢复了合作关系。

1987年,学校按照党的第十三大关于党政分工的决定,对党委和校长的工作作了明确分工,从而使学校的工作分为党、政两大系统运行。从8月份起,实行医德医风、医疗质量三级考核评审制度。同年12月,学校基于事业的发展而报请湖南省政府、国家卫生部同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湖南医科大学。第二天,在校庆73周年之际,正式举行了挂牌仪式。

2000年4月,为顺应中国高校教育改革潮流,原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原湖南医科大学合并为中南大学,并组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4月29日中南大学组建后,11月起,更名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