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点将”生物医药,产业化不足仍是挑战

2015-04-07 09:25 · 陈莫伊

4月2日,由东沙湖股权投资中心主办的“成在沙湖生物医药产业沙龙——抗体药专场”在苏州成功举办。近日,国务院“点将”十大产业,生物医药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成功入选。这些举措表明了国家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和重视,更是让一直迟迟“不得志”的生物行业人士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上海赛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董事长丁邦

4月2日,由东沙湖股权投资中心主办的“成在沙湖生物医药产业沙龙——抗体药专场”在苏州成功举办。活动旨在促进抗体产业链的企业、科研院校、产业仪器设备、战略投资机构之间的交流,吸引了近百位业界人士参加。

国务院点将十大产业,生物医药入选

目前,生物医药已逐渐成为全球医药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在我国,2013年初,国务院发布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2020年生物产业发展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3年~2015年,生物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十大领域。

这一步步的举措表明了国家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和重视,更是让一直迟迟“不得志”的生物行业人士看到了发展的机遇和成功的希望。

机遇虽大,挑战尤存

近年来,全球生物药物产业迅猛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全球生物药物的市场规模达1570亿美元,与2012年(1500亿美元)比上涨了4.7%。在我国,2013年生物药物市场规模约2100亿元,与2012年(1820亿元)比增长率高达14%。尽管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展现出一片光明前景,但从数据不难看出,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还处在相对落后的状态。

那么,我国生物医药市场的发展究竟面临着哪些挑战呢?上海赛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金生物)的董事长丁邦先生引用《自然医学》上的一张漫画表示,在中国从事生物医药研发的人非常多,但是从事产业化的人就像“漏网之鱼”一样少。


抗体药物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类生物药物,受到了国内外制药公司企的热力追捧。2013年全球销售前20的药物中,有7个为抗体药物,而2014年全球销售前十的药物中抗体药物占七席,并包揽了前三甲。

以生物医药领域的主力军为例,丁邦先生总结了抗体产业发展主要面临的六大壁垒:没有拳头产品、原创性不够、工程抗体表达量低、动物细胞规模化培养技术不足、规模小以及产业化程度低。如何更好的实现产业化已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做好前期工作,为GMP申报打好基础


赛金生物是中国首批、上海第一家通过国家卫生局最新颁布的GMP认证的生物制药企业。在谈到GMP申报经验时,丁邦先生表示,新药研发通常非常漫长,但是产品的性质决定了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赛金药业从细胞株的构建、GMP细胞库的建立、生产工艺开发、中试生产到进行大规模生产一步步走过了这些过程。

任何一个原创新药都会经历艰辛的成长历程,不管在技术、政策还是体制方面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限制。GMP申报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但在任何情况下,“做好前期工作,确保产品质量”都是确保申报顺利进行最基本的条件。

最后,丁邦强调说,产品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而不是管理出来的。只有在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好的设计、调整和补充,才能在最终环节将产品顺利推向市场。

关于主办方

东沙湖股权投资中心(苏州),作为国内股权投资高地,其入驻机构先后助力了苏州信达生物医药和上海赛金生物医药等大型抗体药生产企业的发展。2015年,本中心将继续建立生物医药技术交流和转化平台,为各大生物医药早期和成长期的企业注入强力的资本支持。更多信息,请关注网站(www.sandlake.com) 和微信平台(公众号:SANDL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