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内欧洲化工行业或被淘汰,生物产业能否一举夺冠?

2014-03-22 06:00 · GaryGan

英力士公司董事长吉姆·拉特克利夫上周表示,在欧洲政府对环保监管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未来10年内欧洲化工行业或将重蹈欧洲纺织行业的覆辙,因无力应对国际竞争而被市场无情淘汰。利用可再生原料进行基因定向改造、生物发酵等措施生产生物质化工品正成为趋势。

英力士集团(INEOS)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石油化工公司,总部位于瑞士罗勒,是一家专业生产和销售石油化工品、特殊化工品和石油制品的跨国集团。INEOS董事长吉姆·拉特克利夫近日表示,如果管理部门再不采取措施提升欧洲地区的竞争力,10年内欧洲化工行业或被淘汰出局。

拉特克利夫在写给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的一封公开信中称,未来10年内欧洲化工行业或将重蹈欧洲纺织行业的覆辙,因无力应对国际竞争而被市场无情淘汰。他表示,在过去的3年,英力士公司欧洲业务利润已经减半,而在美国的业务利润则增至原来的3倍,因为美国的能源成本比欧洲低50%。

环保法规严格削弱欧洲化学制造业

拉特克利夫在信中提及,与亚洲、北美和中东快速增长的势头相反,英国自2009年以来已经关闭了22座化工厂,而且期间没有新建化工厂。拉特克利夫表示:“这种明显的对比显示出当前欧洲化工行业的竞争力已经大幅降低,如果政策再不进行调整,那么竞争力还将进一步下降。欧洲没有诸如北美和中东的原料优势,管理部门又实施了比全球其他地区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这种单边的行动大大削弱了欧洲制造业的竞争力。”

传统单一化学技术难以带领化工业走出困境

虽然欧洲化工行业在技术上具有优势,但是当前全球化工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具有竞争优势的能源和原料成本,单一的技术领先已经难以带领欧洲化工行业从困境中走出。

Cefic会长休伯特·曼得里表示:“欧盟竞争委员会应该考虑欧洲工业的竞争能力,为欧洲工业企业争取具有价格竞争力的能源供应,这对于欧洲能源密集型的工业来说是优先的选择。能源和气候政策必须让企业能够负担得起,否则的话,随着欧洲工业竞争力的下降,将导致该地区工业化水平倒退。只有在一个合理的框架下,欧洲化学工业才能继续为欧盟低碳经济作出贡献。欧盟应该取消成本昂贵的单边措施,这在过去已经证实是失败的。”

丹麦生物巨头诺维信业绩不断提高

尽管欧洲的化工业遭遇了一些困境,但是生物行业助力化工业的发展却不断提升贡献率。据分析师和研究者们预计,到2025年,生物化工品将占到全球化工市场总额的17%。今年1月份丹麦生物巨头诺维信也对外公布了其2013年该公司超额完成年度财务目标,全年税前利润增长6%,税后净利润增长9%。

早在2012年,诺维信就培养出一种真菌,通过生物发酵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有机酸,为基于为利用可再生原料制取苹果酸提供了技术可行性。同时该公司的苹果酸已经逐渐转化应用于众多化学品,包括塑料、聚合物及树脂,广泛应用于从高尔夫球、滑板车轮、印刷油墨,到清洁剂等众多产品。

生物产业有望一举夺冠

在受资源、能源、水源、环境、土地、人口等因素的作用下,采用生物技术改变原料路线或改变产品生产工艺变得越来越亟不可待。

由于生物技术具有利用再生性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生产过程温和污染少,多为可利用废料、自身效率提高潜力大等特点,生物技术正在助力服务于精细化工业,譬如综合遗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与工程技术理论,通过工程研究、过程设计、操作的优化与控制,实现生物过程的目标产物。

《2013-2017年中国生物化工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全球生物化工年销售额在400亿美元左右,每年约以8%-10%的速率增长。

从产品结构来看,生物化工领域生产规模范围极广,市场年需求量仅为千克级的干扰素、促红细胞生长素等昂贵产品与年需求量逾万吨的抗生素、酶、食品与饲料添加剂、日用与农业生化制品等低价位产品几乎平分秋色。具体来看,高价位的产品市场份额在50%-60%,低价位的产品市场份额在40%-50%。

而且,根据生物化工的发展趋势及人们对医药卫生的重视来看,高价位产品的发展速率会显著高于低价位产品,生物新材料、生物材料有望替代传统化工产品,占领行业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