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医疗版图浮现:谁在争夺“世界病人”?

2013-12-16 06:00 · moon

随着跨国就医便利条件的出现,人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探寻自己所能享受到的最好的医疗服务。中国富人们正通过一些渠道去国外最好的医院治病,而一些发达国家的人群,却扩散到发展中国家进行诊疗。全球哪些国家在争夺世界病人?跨国医疗版图已经浮现出轮廓。


许加印要跟哈佛合作在中国建世界顶级医院、冯仑与刘永好等联手成立中国医疗健康产业联盟。没听错!群商正逐鹿中国健康界。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把健康作为服务业乃至产业赋予新定位。蕴含其中的8万亿商机燃起了资本激情。

资本嗅觉是敏锐的。2012年底,60岁老人达到2亿。未来医药、健康、养老需求将呈井喷之势。

然而,健康的公共属性与产业的市场属性如何平衡、中国现行医疗体制弊病、社会办医“玻璃门”等问题横亘在资本面前。商业的力量会撬动既有利益裂变、既有体制变革?

一场健康的资本大戏即将启幕!

出国看病:重症患者的另一种选择

王先生,46岁,生活在上海。和所有的生意人一样,高血压、肥胖这些问题早早的“找上门”,但还有一位“不速之客”。2012年6月,王先生被诊断为肺癌。

像很多人一样,从上海到北京,王先生开始寻找能够拯救自己生命的医院和医生,直到国内的专家对着他的病情摇头。如果不是老朋友的提醒,王先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还有另外的选择:出国看病。

从当年8月1日两周期化疗后复查病情没有好转,到王先生在美国麻省总医院(MGH)肺癌中心见到主诊医生,前后共花费了19天。而在停止化疗、启用靶向治疗一个半月后,王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于2012年11月回到上海,只需要再定期复查。

在蔡强2010年创办“盛诺一家”后的三年里,已有不少像王先生一样的重症病人通过他们的中介服务获得了出国看病的机会。“我的目标是10年救1000个人的命。”蔡强说,“为了能够让国内患者享受到最优质的医疗,我们只与国外最好的医疗机构合作。”

随着跨国就医便利条件的出现,人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探寻自己所能享受到的最好的医疗服务。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一个庞大的富人群体正在产生。波士顿咨询曾预测,2020年,中国的富人数量将达到2.8亿,购买力将达到3.1万亿。

富人们正通过一些渠道去国外最好的医院治病。他们是如何获知相关信息?都有哪些罹病者选择“出国看病”?而一些发达国家的人群,却扩散到发展中国家进行诊疗。

全球哪些国家在争夺世界病人?跨国医疗版图已经浮现出轮廓。

整个问诊时间长达一个半小时。

在美国就医期间,两个细节让王先生印象深刻。

一个是医生的问诊时间。整个问诊时间长达一个半小时。一半时间是医生在阐述疾病治疗方案,另一半的时间医生让患者自由提问。另一个则是化疗不需要住院。在美国进行化疗的副作用没有那么大,很多人还可以在化疗后继续工作。

这样的就医经历,对于那些在国内看病挂号都需要托人靠关系的患者而言,是难以想象的。而真正让美国在医疗费用十分昂贵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竞争力的,无疑是其全球顶尖的医疗技术。

协和副主任医师陆菁菁此前曾在麻省总医院做过访问学者,在她的记录中,麻省总医院是美国最大的研究型医院,每年投入研究的预算高达4.63亿美元。医院甚至在住院区之外又专门租用了场地,用于实验室的建立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在美国,全球顶尖的医疗机构不只麻省总院一家,还有约翰霍普金斯、克里夫兰、梅奥、MD安德森等等。这些在医学界神圣的名字,非专业人士却鲜有了解。大多数时候,只有当刘翔、姚明、潘石屹这样的名人赴美就医或体检时,美国医院才会进入中国公众视野。

并非美国医院对病人做了“特殊”的选择,关键在于医疗行业信息的极为专业性和严重的不对称性,普通患者即便有支付能力和医疗需求,很难清除的了解各家医疗机构特点和优势,更遑论过程当中的一些复杂专业的就诊程序。

这些因素导致了出国就医,特别是医治癌症等疑难重症,在中国仍十分小众。“我们每年服务的患者,大概仅在100人上下。”蔡强说。

但从宏观的角度看,这个领域仍具有相当大的潜力。一方面是中国富裕阶层的快速增加。波士顿咨询曾发布报告称,到2020年,中国富裕阶层的数量将从现在的1.2亿增加到2.8亿。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的癌症发病率在快速上升。每年新增癌症患者数量占到全球新增数量的20%以上。

韩国保健福祉部2012年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来自中国的患者已经超过美、日两国排在第一位。

不过,财富并非是唯一决定因素。“并不是每个患者申请到美国就医,美国的医院都会接受。美国的医疗专家需要首先根据患者提供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符合一定条件的,美国医院才会同意前往美国就医。”蔡强说。

可能遭到美国医院拒绝的情况包括:疾病已经过了最佳诊治时间,或者美国医生也没有更好的治疗手段,或者该疾病在本国也能够得到治疗。这就意味着充分完整的向美国医院告知病情,显得颇为重要。

相关产业链渐现

出国就医规范的空白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经过多年与美欧等顶尖医院的合作,蔡强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出国就医的流程。

首先是在国内就诊的全套资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病理切片等等,同时还需要对就诊资料进行整理和翻译,最终形成向国外医院发送的病例材料。

此外则是出国必备的一些程序,包括签证、支持境外消费的信用卡,以及生活翻译和医疗翻译。尤其是医疗翻译,往往涉及专业的医学名词,普通患者大多难以应对。实际上,这类需求也催生了专门从事医疗翻译机构的出现。

蔡强表示,一般情况下,患者在美国停留一个月,住宿费和生活费总额约为8000美元,合计约为5万元人民币;若是患者病情比较复杂,需要在美国停留三个月,那么总额大约是24000美元,合计约为15万元人民币。不过具体还是要结合患者的情况。

在出国就医的潮流中,并不只有重症患者这一个群体。“患有癌症等重症的患者是一个群体,还有一个人群出国是进行美容整形、康复疗养、体检等,可以把这个人群的需求称为健康医疗。”清华大学医疗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周生来、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这个领域的医疗服务更加多元和接近大众,需求的着眼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顶尖的医疗技术,还会考虑的因素包括医疗服务的特色以及当地的自然风光。“这类服务通常会和旅游项目结合在一起,所以可以看到,目前这个领域里主要是一些旅游公司在提供相关的服务。”周生来说。

以知名的抗衰老医疗机构瑞士静港中心医院为例,其掌握着领先的“羊胚胎全器官精华素”治疗技术,而同时,这家医院地处旅游胜地日内瓦湖畔,而且还可以远眺阿尔卑斯山。

近年,中国已有多家海外医疗中介机构成立,主要集中在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不过,由于出国就医服务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相应的规范。在近年国内医患纠纷频发的情况下,出国就医规范的空白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对于如何识别中介机构,蔡强给出了两项建议:一个是看该机构是否与国外权威医院签署官方正式合作协议,另一个则是一定要到该出国看病中介机构进行实地的考察。

跨国医疗版图成型

5年内有望为泰国带来超244亿美元的收益。

当出国就医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中国出现之时,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医疗却已经“红火”多时。

近邻泰国是亚洲国家中医疗旅游最具特色的国家之一,主要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外部整形、康复疗养等独特的医疗技术吸引国外游客。泰国卫生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赴泰国接受健康医疗服务的外国游客人数达到224万人次,未来5年内有望为泰国带来超过8142亿泰铢(约244亿美元)的收益。

除了这种特色鲜明的医疗服务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开展医疗旅游主要依靠在保证医疗质量前提下的价格优势。

以紧邻美国的墨西哥为例,目前吸引外国游客最多的是牙科、眼科和整形外科。这些科目的手术费用大约比美国同类手术费用低60%-80%。再比如,马来西亚进行心脏搭桥手术的费用为1.4万美元,在新加坡需要3万美元,在美国则高达13万美元。

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的巨大价格差异,也决定了国际医疗中患者流向的基本趋势。

由上海市教委资助的一项关于国际医疗旅游产业的研究显示,国际医疗旅游客流主要由5类构成,即对医疗价格敏感者、医疗保险缺失或承保项目缺失者、不愿在国内长期等待医治者、特殊医疗需求者以及倾向于使用生活方式医学改善自身健康状况的游客群体。就宏观而言,医疗旅游游客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是当前的主要趋势。

在国际医疗旅游客流体系中,欧洲、中东、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区和国家是最主要的国际医疗旅游客源国(或地区),南非和亚洲的印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美洲的墨西哥、古巴、巴西、阿根廷是最主要的国际医疗旅游目的地国。

近年在中东地区,巴林、黎巴嫩、约旦、阿联酋也在相继发展医疗旅游项目。擅长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约旦是中东医疗旅游最主要的目的地;沙特阿拉伯随着朝圣旅游的旺季,以美容、牙科为主的医疗旅游也兴盛起来。

“中东虽无东南亚医疗收费低廉的优势,但他们坚持‘以质取胜’,如迪拜修建卫生保健城,引进了大批德国一流医生。”刘庭芳指出。

不过,重症患者出国就医的选择,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流向。“由于这类患者需要更尖端的医疗技术,因此他们主要选择的是医疗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蔡强例举了这些国家的不同特长,如美国在癌症、癫痫、心外、脑外等疾病方面有优势;英国的骨科、心脏技术也很先进;德国则在儿童肿瘤、脑部肿瘤等方面技术一流。

谁在争夺“世界病人”?

语言曾是许多英语国家的优势。

在这些医疗旅游强国鲜明特色的背后,都有来自政府方面强有力的支持。

如泰国,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从2004年起以五年规划的形式推进本国的医疗旅游;日本政府在2010年颁布“新成长战略-活力日本复苏计划”,将医疗旅游定为国家支柱产业;印度成立了国家医疗旅游委员会和医疗旅游协会,制定了推行医疗旅游的法规、政策、战略与计划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侯胜田指出,医疗旅游是医疗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整合,涉及医院、酒店、翻译、保险、景区等多个利益相关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个人或者某一组织的力量难以实现医疗旅游的快速发展。政府的规划、引导与支持是医疗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各国政府结合本国医疗资源大力推动医疗旅游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尽管形成了特色不一的医疗旅游内容,但都无一例外追求优质的医疗技术。

以印度为例,Apollo医院和Escorts医院是印度两家最有名的私立医院,拥有各种先进的心脏医疗保健设备,Escorts医院还是世界上少数拥有机器人这类先进医疗设施的心血管医院之一。这些医院的医疗质量也早已达到先进国家的水准。以2004年的Apollo医院为例,5万例心脏外科手术成功率达到98.5%,甚至超过了美国的97.5%

语言曾是许多英语国家的优势,但目前各个国家几乎都在语言人才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如泰国Phuket医院聘请了英语、汉语、日语等15种语言的口译者,Bumrungrad医院所有职员都讲英语,还聘请了70名翻译人员。

此外不能忽视的就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品牌营销推广方面的不遗余力。

德国主要采用网络营销手段,建立官方医疗旅游网站进行宣传推广;印度国家旅游局和医院、旅行社等相关机构联手,推出的包含传统的瑜伽等在内的套餐式医疗旅游产品;我国台湾地区,在上海、北京、广州、洛杉矶、温哥华等城市设立了18家医疗服务推广平台。

中医,中国的机会?

养生康复可成为非常高端的医疗旅游。

对中国而言,当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出国就医的时候,留住这些患者并且吸引其他国家患者到中国来,同样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而这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定位中国的医疗特色?

与大多数发展医疗旅游的国家类似,我国在医疗服务价格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同样拥有一流的医疗技术保障。如协和医院开设了国际医疗部,承担着访华首脑及驻华使领馆、商业机构、来华旅游的外宾、港澳台同胞以及国内高消费人群的医疗和保健任务。

在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大背景下,国内的基本医疗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医疗旅游几乎很难引起官方和民间的足够重视。而且,大医院将优质医疗资源用于提供国际医疗服务,也会对国内普通患者产生不利的后果。

此外,来自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的刘俊英、余正的研究显示,目前我国的城市医疗资源处于过剩的状态。例如,在欧洲,CT的配备为50万~100万人口1台,而我国人均占有CT是欧洲的10倍以上。

不过,以现有公立医院为基础开展国际医疗仍面临问题。主要是公立医院目前存在的环境差、态度差、过度医疗、滥开抗生素等问题尚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此外,社会资本也没有表现出对医疗旅游足够的兴趣,这与我国民营医疗机构长期缺乏竞争力不无关系。

不少地区在探索医疗旅游的时候,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医资源。

较早开展医疗旅游的海南,计划建设国家级中医康复保健旅游示范基地;广东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评出19家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准备试水医疗旅游;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遴选出一批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推动旅游服务项目。此外,上海、四川等地,都在医疗旅游的探索中,融入了中医元素。

总体而言,我国的中医资源可以分成两大类型:一类是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拥有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大学,集聚了众多中医技术和中医名家等;另一类资源则在少数民族聚集区,特别是在藏、蒙、维、傣、壮等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分布,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拥有传统独特的医疗手段及中医配方。

不过,作为我国古老的传统之一,中医在近年时常陷入争议当中。但国家的医改政策始终将中医摆在重要位置。医改“十二五”规划当中提到,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

“中医治未病,这既可以是在基层发挥预防保健的作用,同时它也可以与自然旅游风光结合起来,在养生康复等方面成为非常高端的医疗旅游内容,进行商业化运作。”周生来说。

而且,中医在医疗旅游当中也更受期待。海南医学院在海口、三亚等景点进行调研时发现,在被问到“如果海南发展医疗旅游业,您认为应该发展哪种服务”,有85%的人选择了“中医养生康复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