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呼吁消除对抑郁症和其它精神疾患的歧视,并呼吁向所有需要的人提供更好的治疗机会。
克服歧视问题,增强治疗机会
全球共有3.5亿多人患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患,患者无法正常生活。由于抑郁症患者往往仍遭歧视,许多患者不愿承认自己患病且不愿寻求治疗。
抑郁症有别于通常的情绪波动。抑郁症患者连续两周或两周以上心情郁闷,无法正常工作、学习或生活。有效的治疗手段包括进行心理、社会治疗和药物治疗。抑郁症患者以及周围的人积极参与处理抑郁症问题很重要。第一步是患者本人承认已患病和要求获得救助。越早开始治疗,治疗效果就越好。
世卫组织精神和物质滥用司司长Shekhar Saxena博士说,“我们已有一些非常有效的手段治疗抑郁症。但令人遗憾的是,只有不到一半的抑郁症患者获得所需的治疗。事实上,在许多国家,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还不到10%。世卫组织正为此协助国家大力克服歧视问题,增强治疗机会。”
文化态度以及缺乏对该病的适当认识是导致抑郁症患者不愿求助的因素。
抑郁症是世界各地的常见病
据世卫组织估计,抑郁症是世界各地的常见病。世卫组织最近支持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去年约有5%的人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是复杂的社会、心理和生理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结果。抑郁症与生理状况有关联,例如,冠心病可能引致抑郁症,反过来,抑郁症也可引起冠心病。高达五分之一的妇女在分娩后患产后抑郁症。
此外,经济压力、失业、灾难以及冲突等因素也可能会加剧患病风险。
最严重时,抑郁症可能会引致自杀。每年有近100万人自杀,其中很多人患抑郁症。
世卫组织的应对
世卫组织协助各国政府将抑郁症治疗纳入其基本卫生保健配套服务中。世卫组织精神卫生差距行动规划(mhGAP)为低收入国家的卫生人员提供培训,以便其能够确诊精神疾患并向抑郁症患者提供适当的照护、心理社会协助和药物治疗。
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精神卫生联合会于1992年发起。许多国家和组织利用这一机会开展活动,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促进公开讨论精神疾患问题,并推动在预防、促进和治疗服务领域的投资。
耶鲁大学科学家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研究论文称,单一的遗传开关触发了人类和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大脑连接损伤,并造成对参与情感和认知的神经回路进行破坏。精神病学、神经生物学和药理学教授Ronald Duman称:“我们希望测试这一想法——压力促使人类大脑突触的损失……”
日本国立精神神经医疗研究中心功刀浩研究员通过可排解大脑应激物质的P糖蛋白研究,分析日本抑郁患者的遗传基因,发现里面存在一种被称为“ABCB1”的基因,该基因致使P糖蛋白功能下降的DNA发生变异,导致抑郁症发生。掀开该原理,有望找到治疗抑郁症的新方法。
神经突触之间的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不足被认为是抑郁症的一个原因。此前研究发现,血清素被过多清除与一种载体蛋白质不分解有关,而这种载体蛋白质必须与一种泛素蛋白质结合才能分解。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分析血液中这两种蛋白质的结合程度,就可以诊断是否患上抑郁症。这一发现有望促进开发出用于诊断抑郁症的试剂等,改善抑郁症诊断缺少客观指标,只能采用问诊的局面。
根据Las Palmas de Gran Canaria大学和Granada大学的研究表明:消费洋快餐或批量烘焙的食物(甜甜圈、蛋糕、羊角面包)和增加抑郁的风险,存在着直接关系。 研究表明:经常吃洋快餐的人,患抑郁的风险比极少或没有进食该类食品的人,要高出51%。
在大多数人看来,抑郁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对个人身心健康会起到“毒害”作用。另外,它是一种相当“私人化”的疾病,谁会将它与人类历史进化联系到一起呢?美国科学家却另辟蹊径,发现了个人的抑郁症与整个人类历史进化的关联。研究指出,抑郁症能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对抗各种传染病和攻击的能力,在人类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欧洲研究人员发现,孕妇服用广泛使用的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即SSRI类抗抑郁药)会增加新生儿患持续肺动脉高血压的风险。研究者表示,医生在对患抑郁症的孕妇实施治疗时应尽量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对于需接受SSRI类药物治疗的孕妇,应提前告知风险。
一个欧洲研究小组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美容手术中常被用于减少脸部皱纹的肉毒杆菌毒素(肉毒毒素)对缓解抑郁症症状也有一定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肉毒毒素注射两周后,抑郁症症状有所改善;6周后,其中六成患者的抑郁症症状缓解一半以上;16周后,患者症状出现进一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