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人最关心什么健康话题

2011-12-23 11:00 · Frank

作为百度近年来的常设项目,“搜索风云榜”历来都更偏重于自身产品的总结盘点,但今年的榜单盖头换面,带来了不少值得琢磨的新看点。

百度通过分析2011年全年的搜索数据,发布了“2011百度搜索风云榜”。作为百度近年来的常设项目,“搜索风云榜”历来都更偏重于自身产品的总结盘点,但今年的榜单盖头换面,带来了不少值得琢磨的新看点。比如就有我们老百姓都关心的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吧。

十大食品安全

1. 塑化剂

塑化剂风波在2011年可谓席卷了全台湾的饮食业,从灌装饮料到面包辅料无不染指,更让大陆消费者产生了恐慌。面对如此大规模并被长期隐瞒的食品安全事件,监管问题成为了众矢之的。

2. 瘦肉精

由于央视对双汇的曝光以及奥运冠军佟文的药检禁赛事件,不只一次在国内沸沸扬扬的瘦肉精再次进入了聚光灯下。对于中美瘦肉精的监管矛盾,@云无心 在《美国人为什么不怕“瘦肉精”?》中写到:“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一样东西只要存在某种好处,而且遵守用量的安全线,是完全可以安全使用的———严格监管才是问题的核心。”

3. 地沟油

地沟油一词的出现已有不少的年头,但被人们熟知则缘起6月媒体对京津冀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起底曝光——一件原为食品残渣因被丢弃的东西,却因为通过某种不为人知的违法过程回到餐桌,在引人震怒的同时也再次敲起了食品安全的警钟。为了进行甄别,不少尚乏严谨民间方法脱颖而出,谣言粉碎机就此也进行了多次评点。

4. 染色馒头

染色馒头进超市,引发人们的愤慨。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 指出“真正的玉米馒头最多加30%的玉米粉,而且质地比较粗糙,弹性差。如果质地细腻均匀,必然是假玉米馒头,或玉米含量微乎其微。”其实,不要说馒头事件中使用的柠檬黄不得使用于馒头,就算允许使用,也应明确告知消费者,否则就构成欺诈。

5. 西瓜膨大剂

让西瓜开裂的因素有很多,从现有的研究来看,通常使用的膨大剂并没有引爆西瓜的能力。如果没有水分、天气及肥料等条件的综合作用,它甚至都很难发挥让西瓜快速生长的作用。另外,西瓜甜不甜是跟品种相关,而不是与膨大剂。

6. 骨汤勾兑

骨汤美味,但营养并非你想像的那样。骨头含钙,并不溶于水,一般的熬汤很难让钙溶解于汤中。而且,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钙摄入量来说,得喝几十升骨头汤才能达标,还不如好好吃饭,多喝牛奶。况且连锁经营的面馆不可能有时间现熬骨汤,你消费的只是种概念罢了。

7. 矿泉水亚硝酸盐超标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2011年7月时入境的进口矿泉水依云质量不合格,检出其所含的亚硝酸盐超标。质检总局称,这些不合格的进口矿泉水已作销毁处理。

8. 速冻水饺细菌超标

“思念”水饺让我们认识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实,金葡菌在自然界是广泛存在的,而且很容易被杀灭,但真正作恶且毒性坚强的并不是金葡君,而是它生前产生的毒素。不过,就算吃进去了金葡菌,也不可能因此而感染上肺炎。消费者对于这种可能产生危害的可能常常是以零容忍的态度来面对,但仔细论起来,这似乎并不现实。

9. 粉冲豆浆

肯德基豆浆在微博上被爆是由豆浆粉冲调,引起公众很大的不满,一方面认为豆浆粉冲调的豆浆不应该卖那么贵,另一方面,也对粉冲豆浆的营养和安全提出质疑。确实,正规豆浆粉在食品安全上是可信赖的,但其营养确实不如现磨豆浆。

10. 超市有机蔬菜造假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时候,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有机食品。但实际上,很多标榜有机的食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有机食品,它们只是披着一层有机的外衣。这一切只是不法商家的投机游戏。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副会长陈日远说,真正的有机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离城市没有一定距离,是种不出有机蔬菜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