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图谱绘制后将揭秘功能元件

2011-12-07 16:00 · pobee

采用金鱼和斑马鱼人工雌核发育单倍体系统,通过对表达活性不同的单等位基因的分析,研究脊椎动物发育过程中组织特异性和等位基因特异性甲基化式样如何在基因组上建立。

导读: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上发文解析了基因组DNA甲基化印记的起源和功能。

人类基因组结构

人类基因组结构

罗琛教授主要从事脊椎动物胚胎早期发育的基因表达调控研究。采用金鱼和斑马鱼人工雌核发育单倍体系统,通过对表达活性不同的单等位基因的分析,研究脊椎动物发育过程中组织特异性和等位基因特异性甲基化式样如何在基因组上建立。[详细…]

基因组

基因组(Genome)是指单倍体细胞中全套染色体或全部基因。

基因组测序

基因组测序(Genome Sequencing)是指对某个物种基因组核酸进行测序,最终要确定该物种全基因组核酸的序列图。

基因组图谱

嗜热型真菌基因组

据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报道,由丹麦诺维信公司科学家兰迪•贝尔卡领导的一个国际科研团队近日破解了两种重要嗜热型真菌的基因组。

目前所使用的真菌的活跃温度在40摄氏度至50摄氏度之间。在这个温度区间,转化效率不高,结果是生物燃料的成本居高不下。为此,不少国家的政府和公司正在联合开展一场科研竞赛,研究嗜热型真菌和其所产生的酶,以求尽快开辟一条高效制造生物燃料的道路。

蛔虫基因组

猪蛔虫(Ascaris suum)基因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杂志《自然》(Nature)上在线发表。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科学家从基因水平了解蛔虫病遗传特性及致病机理。

猪蛔虫是一种与感染人数极多的人蛔虫亲缘关系很近的寄生虫,目前也是作为寄生虫研究的一个理想模型。通过对猪蛔虫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组装、注释及分析,试图从基因组水平了解其遗传特性以及一些致病的机制。

鼹鼠基因组

裸鼹鼠基因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杂志《自然》(Nature)上在线发表。该研究首次从基因组、转录组水平上对裸鼹鼠奇特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诠释,不仅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加清楚地阐明裸鼹鼠能在黑暗、低氧等恶劣环境中生存并且保持长寿和抗癌的生理机理。

裸鼹鼠和大鼠、小鼠的祖先约在7300万年前分化,其基因组有93%的区域与人或大鼠、小鼠保持较好的共线性关系。

基因组调控元件

由美国哈佛-麻省理工的博德研究所的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小组通过比较分析29种哺乳动物的基因组序列,发现了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的数百万个新调控元件,这一基因组分析图谱为科学家们解析与成千上万人类疾病相关的遗传学改变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数据。

科学家们曾在早期推断出了基因调控序列的存在,但长期以来只找到其中的一小部分。就像构成宇宙的主要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一样,科学家们无法看到,也无法探测到它们。

基因组定位家庭致病基因

美国西雅图系统生物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对测序技术的碱基检出算法进行改进,并分析一个家庭的单基因病(孟德尔疾病,Mendelian disorder)。文章发表在4月30日的《Science》杂志上。

对儿童基因组描绘出重组图谱,科学家们显示出父母染色体的哪些部分经过组装。这不仅让他们校正了70%的测序错误,还降低了致病突变的搜索范围。这样,测序准确率达99.999%。在他们最终的分析中,只保留了四个候选基因的突变。

基因组争议

人类基因组解密伦理战

随着成千上万的人签字参加对他们基因组进行测序的相关研究,这个问题开始变得越来越引人关注。但是,目前美国联邦法律禁止研究人员告知病人那些可能影响他们或他们家庭的基因突变的情况,除非这些结果得到被认证的临床研究实验室的确认。

很多研究项目中都不会进行这一确认的步骤。这就意味着,直到该研究结果被发表前,病人常常不能获得自己基因突变的信息,这一限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他们在未完成的研究中不被告知错误的信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