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微博求助A型血小板-捐血小板可降胆固醇

2011-12-01 12:00 · 张润如

11月30日早上六时,在郑州工作的曹先生通过微博紧急求助,其孕妻急需A型血小板输入,否则有生命危险。该微博发出后被迅速转播,记者今日早上9时获悉,目前,已有七、八名陌生人向曹先生一家伸出了援手,医院下午就可以抽取血小板了。

11月30日早上六时,在郑州工作的曹先生通过微博紧急求助,其孕妻急需A型血小板输入,否则有生命危险。该微博发出后被迅速转播,记者今日早上9时获悉,目前,已有七、八名陌生人向曹先生一家伸出了援手,医院下午就可以抽取血小板了。

紧急求助血小板的新闻不绝于耳,可见血小板的库存并不能满足临床所需,这主要是因为与普通新鲜血液冷藏较长一段时间后仍可正常使用不同,血小板不能长时间冷藏,只能保存三五天时间。

 

血小板是大量存在于血液中无核盘状小细胞(直径约3 μm)。具有凝血和止血重要作用。人体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蛋白等成分组成的。血小板主要是参与体内凝血止血的,正常人血液中血小板数为10万~30万/立方毫米。

献血与捐献机采血小板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平时献血一般指的是捐献全血,即捐献成分血。献血是一次采集全部血液成分的过程。而捐献血小板则是捐献血液中的一种成分,即捐献机采血小板是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液中的血小板成分,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给捐献者体内的过程。正常人血小板在体内的存活期为8~11天,采集后献血者体内的血小板数量仍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只要符合机采成分献血的要求,采集后不会对身体有任何影响,也可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单采血小板即通过先进的仪器分离出血液中的血小板成分,而将红细胞等其它成分回输给献血者的血小板采集技术。捐献血小板非常安全,不会感染疾病。因为在捐献血小板的过程中,每位捐献者的血液都在无菌的、一次性的密闭管路中循环和分离,与外界是不相通的,绝对不会造成交叉污染,非常安全。

而且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在人体发生出血症状时参与凝血和止血,在机体正常状况下,人体中血小板处于不断的新陈代谢中。许多研究和实践都证明,健康人捐献血小板后,48小时内就可以恢复到捐献前的水平。另外,在每次单采血小板之前,医生将会对献血者进行外周血血小板数量进行测定,确保献血者在捐献后体内剩余的血小板数量完全能够满足出血症状发生时的止血需求。因此,捐献血小板对人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而且捐献成分血还有利于降低捐献者体内血液黏稠度和胆固醇,对保护人体健康更加有益。

麻省理工学院揭示血小板与癌细胞接触促进癌细胞转移

近日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癌症生物学家们在新研究中揭示了血小板促进癌症转移形成新肿瘤病灶的机制,这一研究发现或将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防止癌症扩散的新药物。

Nature Immunology:血小板在免疫应激中协助运送细菌

研究人员发现,血小板在驱动免疫系统对细菌作出反应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血小板的经典作用是它们参与了血凝反应。然而,研究人员指出,特定类型的细菌在血液中会被血小板迅速包裹,这一过程依赖于一种血小板所表达的分子GPIb。新成果发表在11月在线出版的《自然—免疫学》期刊上。

JAMA:高血小板反应性提示高缺血性事件风险

根据9月21日发表于JAMA杂志的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报告显示,血小板功能检测中显示氯吡格雷负荷后残留高血小板反应性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短期和长期缺血性事件风险增高。

在临床上,血小板主要用于救治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的患者,一般常见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进行骨髓移植的血液病患者及因放化疗而引起骨髓抑制的癌症患者,其中有很多患者需要依靠不间断地输注血小板来维持生命。由于血液的不可替代性,血液仍需要依靠全社会爱心人士的捐献。

血小板的采集过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