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小盗龙也吃鸟

2011-11-23 16:00 · wind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后邹晶梅(Jingmai O'Connor)与周忠和、徐星研究员合作研究发现一件来自我国辽宁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小盗龙的化石,其腹部保存了一件不完整的鸟类的残骸。这一发现为此前发表的小盗龙树栖生活习性的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后邹晶梅(Jingmai O'Connor)与周忠和、徐星研究员合作研究发现一件来自我国辽宁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小盗龙的化石,其腹部保存了一件不完整的鸟类的残骸。这一发现为此前发表的小盗龙树栖生活习性的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

小盗龙习性复原 

这个世界对鸟类祖先来说是个危险的地方。近日,古生物学家在恐龙的胃里发现鸟类的残骸,这是首次直接证据证明恐龙捕食和它们关系较近的鸟类种族。

古生物学家们一直认为鸟类是食肉性恐龙食物的一部分,但是缺少证据证明。现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后邹晶梅及其同事在恐龙化石的腹中发现了一件不完整的鸟类的残骸。

小盗龙体内鸟类残骸(蓝色)

这只鸟属于已经灭绝的反鸟类一员,而恐龙则是生活在早白垩世的顾氏小盗龙。小盗龙和反鸟类都是热河生物群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鸟的残骸近乎完整,所以这一属于反鸟类的成年个体很可能是被小盗龙捕食的。

邹晶梅的团队说,这不仅为研究恐龙捕食物提供线索,更是为其捕食的地点提供线索。由于热河生物群发现的反鸟类几乎都是树栖性的鸟类,小盗龙有四个飞翼可以让它在树间飞翔捕食。因此他们进而推测,这一发现还为此前发表的小盗龙树栖生活习性的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

然而,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Luis Chiappe说我们应该谨慎的下这个结论。通常认为反鸟类是树栖性鸟类,但不意味着它们不在地面上活动,就像大多数飞行鸟类比如鹦鹉、啄木鸟一样。(生物探索译)

推荐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1/11/17/1117727108.abstract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