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两年前一个为救重症地贫双胞胎姐姐而生的“救命宝宝”小博生的故事引起了广泛关注。两年来,这个来自贵州遵义农村的贫困家庭持续得到各方关爱,虽然双胞胎姐妹每月得花费上万,但是有好心人相帮,治疗一直没落下。
10日,在南方医院,还差一个多月才满两周岁的小博生献出了骨髓,移植入不到4岁的姐姐小颖体内。医护人员从他身上抽了300多毫升的骨髓,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先给不足4岁的姐姐小颖做移植。但由于一次能抽取的骨髓量有限,另一个双胞胎姐姐小琪的移植,还得等小博生身体恢复到合适的时候再说。

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又称海洋性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种先天的血液疾病,和父母的遗传有关。1925年意大利首次报道了此病,目前该病已在全世界范围散布。患者的红血球较脆弱且容易死亡,其带氧能力亦不足,超过某种程度无法正常生活;在结婚以前健康检查可以筛选出来,是一种隐性基因遗传,患者红血球的体积较正常细胞小,且有时因血红素含量低较苍白或呈靶型(target cells)。
根据血红蛋白中不同位置的损害可分成两类:α地中海贫血与β地中海贫血。α地中海贫血是血红蛋白中的α血红蛋白链有缺损,β地中海贫血则是血红蛋白中的β血红蛋白链有缺损。镰刀型红血球疾病,又名镰刀型贫血(Sickle Cell Anemia)和地中海贫血不同的是它只发生β血红蛋白的缺陷。

地中海贫血症有隐性、轻度和重度之分。重度患者通常不能存活;而两个隐性或轻度患者结婚,他们的下一代则有1/4机会患有重度地中海贫血症。相反地,两者中只有一位是存有地中海贫血症基因的话,不论程度如何,则下一代没有此问题或只带有隐性。
由于地中海型贫血的患者缺少正常的血红素,红血球携氧功能差,体内主要造血器官骨髓与次要造血器官肝脏、脾脏均会进行旺盛的造血作用,但造出的红血球也多半品质不佳,容易被破坏,成为恶性循环。骨髓增生会侵犯周围的皮质骨,使骨骼较脆弱。旺盛的造血作用会消耗极多的养分与能量,使身体其他部位的养分供需失调。不断的输血可以改善贫血的症状,也可避免过度的造血作用,但血红素中的铁质会过度存在身体中,并堆积至各重要器官造成器官病变。
而生活中,地中海贫血患者因血红素带氧量不足而影响患者在体力上的差异,患者不适宜进行太激烈的运动,还需要打除铁针去除体内多余的铁质。另外亦因为血红素不足的关系,患者比较容易有头晕、头痛甚至腰痛的症状,B型的可能会死亡,只能活到10几岁的可能。

Nature Genetics:KLF1蛋白或可治疗遗传性贫血症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浅染区扩大,出现异形、靶形、碎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点彩红细胞、嗜多染性红细胞、豪‧周氏小体等;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增高。骨髓象呈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占多数,成熟红细胞改变与外周血相同。红细胞渗透脆性明显减低。HbF含量明显增高,大多>0.40,这是诊断重型β地贫的重要依据。颅骨X线片可见颅骨内外板变薄、板障增宽,在骨皮质间出现垂直短发样骨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