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空生物燃料首验证飞行完成 人类离绿色航空不远

2011-11-02 07:00 · wind

绿色飞行的航线还远比人们想象的漫长,在新的航空生物质能源研发与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它并没有研究人员预想得那样美好。

2011年10月28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中国航空生物燃料首次验证飞行由国航747飞机成功完成。此次试飞采用了绿色航空燃料50比50的比例与产自石油的航空燃料混合,最高飞行高度1万1千米 。

试飞747四个发动机中,其一个发动机采用了生物燃料,另外三个仍采用正常航油。采用生物燃料的发动机进行了隔离方式处理。此次试飞采用的生物燃料来自中国西南地区种植的麻风树原料基地。原料基地是中石油的基地,麻风树又称小桐子树。机长在飞行中报道一切正常,飞行状态与正常燃料一样无异常。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让人类实现了飞向蓝天的梦想,但人类的飞翔却总是与大量的石油消耗如影随形,飞机因此成为“高碳”俱乐部重要成员之一。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研制出低耗能飞机,这种想法在2008年2月24日成为现实,波音公司与维珍航空合作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采用添加50% 生物燃料的混合燃油为动力的飞行试验,拉开了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系列生物燃料飞机试验的序幕,再次唤起了人们对搭乘绿色飞机出行的梦想。

然而,绿色飞行的航线还远比人们想象的漫长,在新的航空生物质能源研发与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它并没有研究人员预想得那样美好。细数阻碍生物能源发展的几个瓶颈问题:

一是成本,比如玉米乙醇,虽然其技术很成熟,但是其成本还是要高于传统的矿物能源。目前全球对玉米乙醇的生产和推广主要还是依赖于各国政府大量的财政补贴。

二是技术,目前玉米乙醇和通过油料作物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比较成熟,但是通过纤维素生产乙醇以及通过海藻产油等技术生产生物燃料还有很多技术问题有待攻克,当然其成本也更是高得多。

三是产量规模和原料供应,即使是目前技术最成熟、使用最广泛的玉米乙醇燃料,其占全球总燃料的比例也是很低的。以美国为例,2010年美国全国40%的玉米作物生产出了130亿吨的玉米乙醇,而这只占美国全年汽油消耗量的10%。

虽然有着一系列的技术或成本问题,但是生物燃料势在必行。因为传统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石化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因此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然要开发出有效的替代能源来维续人类的发展。虽然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也许可以提供给人类足够的动力能源,但是要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化工原料和产品,生物质能源则是不二选择,因为生物质资源是目前地球上唯一的可以提供碳和氢的可再生能源。因此,随着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质能源必将在人类的生活中发挥重要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作用。(生物探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