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的时代的那点事:不同的公司的命运

2011-10-25 23:48 · Benzheng

一个是不断被转卖,一个已经成为世界“目前”最大的生物科研试剂公司。这其中的原因是多么让人深思?难道好的技术就是生物公司发展的全部吗!?

 

Clontech  2005年7月1日,日本最大的生物工程公司TaKaRa公司宣布花费6千万美元成功从BD Biosciences收购Clontech单元。此也是Clonethch的第2次转手了!而每一次的转手都是身价倍跌!这是为什么?

美国Clontech是1984年由华人方瑞贤创办的,方瑞贤毕业於旧金山州立大学生物学系,印第安那大学分子生物学及微生物学博士。1984 年,他向弟弟借来三万五千美金,并借弟弟实验室的一个角落,创办了全美第一家亚裔创办的最大分子生物公司Clontech,并建立生技界基因库的模式,1999 年底,他决定将Clontech 卖给著名的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公司,当时Clontech 已有四百名员工,包括65 位博士,拥有五十多项专利,产品已达两千多种,堪称全球数一、数二的基因库,提供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基因实验室或是学术界做研究之用。该公司曾於1994、1995、1998 及1999 年被圣荷西及旧金山商业报纸选为一百个成长最快的私人公司。产品范围包括基因识别、基因表达、基因功能研究,大家熟悉的Smart Race,Altas DNA矩阵,SSH消减杂交、MTN膜、多色荧光蛋白载体、MatchMaker酵母双杂交系列也在其中。

而如今大家都熟知的Invitrogen也是在那个时代起步,那时候还是在各个实验室间兜售“各种载体”的小公司! 他们可以说是具有极其类似的背景,而那时Clontech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那个时候他们基本上面是可以差不多时间上市;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他们却具有完全不同的命运:一个是不断被转卖,一个已经成为世界“目前”最大的生物科研试剂公司。这其中的原因是多么让人深思?难道技术就是是生物公司发展的全部吗!?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有很多事情我也不敢揣测,任何决定都是有其原因和利弊分析。虽然Clontech卖给了BD的时候拿到那么多的现金,这个已经超过了团队的期望。或者说在那个不清晰的前景下面,谁都难以保证一个时期能够顺利的发展下来。

但是这也告诉我们,一个公司的发展也好一个人的发展也好,眼前的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平衡是多么需要有长远的眼光,或者说那只是一个“梦想”的力量,谁都难以有那么长的眼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