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常见绿色蛇类鉴定简单学

2011-10-17 14:39 · paopaoyu

挺吓人的

常常在雅虎,网易,百度新闻上看到标题《XX市区惊现剧毒竹叶青蛇》,结果打开图片一看,不出所料,不是绿瘦蛇就是翠青蛇,更有不负责任之小编居然敢拿南美绿树蟒的照片来充数。

也许在他看来,绿色的蛇就叫竹叶青吧?这样的笑话不仅仅是对网友的误导,在野外遇见此类蛇时那些错误的言论就会导致人们对绿色的蛇类产生消极的抵触和憎恶情绪,甚至做出极端行为:比如见蛇就杀,人为蛇就是嗜血杀人魔等等。

很多种类的绿色蛇在股国内数量已经不是很多,需要大家的关注和保护,而不是把人人知晓的毒蛇之名冠在绿色蛇至上。况且,竹叶青的毒性没有传言中那么大,相比其它国产毒蛇,竹子的毒性是最低的了,一般不咬到头部或躯干的话,成年人不会出现全身症状。

例如:笔者曾经被福建竹叶青咬伤,只是出现局部症状:出血性水疱,淤青和比较严重的局部肿胀(至手腕);虽然当时疼痛剧烈,但在注射血清后第二天便可继续上课,回家休息,只是每天继续去医院输液,1个月后就完全恢复了,而且没有出现全身性症状。若是咬我的是眼镜蛇,那估计我得在医院睡那么几个月了。

之所以大家言传竹叶青毒性猛烈,原因有2:

(1)毒蛇竹叶青大名鼎鼎,人人皆知

(2)竹叶青的毒液以血液毒为主,被咬后会产生剧烈的疼痛和比较可怕的咬后症状。所以人们在被咬后往往就记住了剧烈的疼痛,而忽略了被竹子咬伤的死亡率比起尖吻蝮(五步蛇),眼镜蛇都要低的多。其实国内毒性最强的,是银环蛇,而最危险的是眼镜王蛇。就因为竹叶青的恶名,所有其它绿色蛇都被冠以了毒蛇的恶名。

言归正传,国内绿色蛇中,广义来说“有毒”的只有4种,即绿林蛇(爬友指出滇南有分布),绿瘦蛇,各类竹叶青和前段时间吵的热火朝天的莽山烙铁头;而其中只有绿林蛇,莽山和竹叶青的毒液对人有影响(绿瘦的后沟牙毒液连毒死壁虎都困难);而被绿林咬后只会出现轻微肿胀和流血(和被蜜蜂叮差不多),毒性很弱。所以准却的说,人们影响中毒蛇的映像只合适于竹叶青和莽山烙铁头。而莽山烙铁头数量稀少,分布地局限,所以大家普遍认知的绿色毒蛇就是竹子了。

除了竹叶青,其它绿色蛇都是游蛇科下的,即瘦蛇属,绿瘦蛇(Ahaetulla prasina);林蛇属,绿林蛇(Boiga cyanea);翠青蛇属,翠青蛇(Cyclophiops major),纯绿翠青蛇(Cyclophiops doriae);锦蛇属,绿锦蛇(Elaphe prasina),灰腹绿锦蛇(Elaphe frenata);尖喙蛇属,尖喙蛇(Rhynchophis boulengeri);乌梢蛇属,黑线乌梢蛇(Zaocys nigromarginatus)。

接下来,就是区分方法了~首先,区分竹叶青和其它无毒蛇的方法:

1 头部。

各种竹叶青隶属竹叶青属(Trimeresurus),头部成非常典型的正三角形;林蛇属绿林蛇也是三角头,区别在于绿林眼睛很大,很容易区分(况且绿林在国内目前只在宠物蛇市场上出现,并且数量很少,很不常见)

2 体型。

相比于各类无毒绿色蛇,竹叶青体型较小,并且相对粗短(相对)

3 颊窝。(最重要区分依据)

竹叶青是颊窝蝮蛇,头部眼前下方,鼻后部有明显热感应颊窝,而其余绿色无毒蛇则均没有。

4 尾巴

竹叶青的尾巴为红色。

5 侧线

竹叶青雄性体侧有白色和红色侧线;雌性为黄色(或白色)侧线。

白唇竹叶青

--------------------------------------------------------------------------------

福建竹叶青

--------------------------------------------------------------------------------

冈氏竹叶青

--------------------------------------------------------------------------------

接下来就是其它各类无毒(微毒)绿色蛇类的鉴别了~

1)绿林蛇。 特点:灰色大眼,突出头部轮廓和细长身躯。幼体头部绿色,身体棕褐色甚至棕红色,成体则全身为淡绿色或蓝绿色。中大型蛇,可达1m5以上,但是很纤细。国内分布于云南南部地区,属于边缘分布,数量较少;国外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如泰国,缅甸,锡金等。主食鸟类和蜥蜴,后沟牙,微毒。

2)绿锦蛇。 特点: 蓝色眼睛,躯体上绿色鳞片间有黑白"V"形碎花。 小型蛇,最大体型1米,和十指一般粗。分布于云南西南部,海南。野外捕食蜥蜴。无毒,

3)灰腹绿锦蛇。特点:相比绿锦蛇,灰腹绿锦眼部后方有黑色眉纹,幼体是灰色,成体才转变喂绿色(最后两张是幼体)~并且体型比绿锦大,可以达到2米。产地是安徽,福建,广西,四川,浙江,贵州,河南,湖南,广东;国外分布于越南,印度。无毒。

4)绿瘦蛇。 特点:顾名思义,这种蛇相比同体形的其它蛇瘦很多;脸成楔形,吻部尖,瞳孔成横带状;有多种色彩,常见是绿色,也有灰 白,黄,淡蓝色,但这些不是变异,仅仅是不同体色个体而已。 体型大,最大2米,分布于云南南部,两广,湖南,贵州,香港,西藏热带地区。后沟牙,微毒。

5)尖喙蛇。特点:最大特点就是吻部的尖状突起了;该突起不是角质,所以不是硬的,反而类似结缔组织;至于这个突起的作用,现在还没有准却的结论,有认为是,而我个人人为是有利于让蛇的轮廓消失在树枝间,利于蛇隐蔽和突袭。分布:云南南部,广西,海南,国外分布于越南北部。主食鼠类。

 

6)翠青蛇 最常见的绿色无毒蛇了,分布:非常广泛,安徽,重庆,福建,甘肃,两广,贵州,河南,湖北,江苏,江西,陕西,四川,台湾,香港,浙江,云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