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新德里的确存在超级细菌
印度医学研究委员会前主席甘古利在当地举行的一次细菌传染研讨会上说,许多研究证实,由于新德里的医院下水道与其他用水系统相通,印度首都的水环境中的确存在超级细菌。
英国《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今年4月报告说,新德里的城市环境中大量存在“NDM-1超级细菌”,即“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超级细菌”。
甘古利说,对于这类极其危险的超级细菌,印度政府应给予足够重视。
据当地媒体报道,印度卫生部门正在考虑对医院排水系统进行更加严密的监控,以免医院污水影响其他用水系统。

超级细菌“超级细菌”更为科学的称谓应该是“产NDM-1耐药细菌引”,即携带有NDM-1基因,能够编码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对绝大多数抗生素(替加环素、多粘菌素除外)不再敏感的细菌。临床上多为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菌造成的感染。
什么是NDM-1?
NDM-1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的超级耐药基因,编码一种新的耐药酶,称为NDM-1金属β-内酰胺酶。这种脱氧核糖核酸结构可以在同种甚至异种细菌之间“轻松”复制。研究人员现阶段多在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细菌内发现NDM—1基因。
最近受到媒体广泛关注的所谓"超级细菌"实际上是一种产新发现的碳青霉烯酶--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e-1,NDM-1)的肠杆菌科细菌,产此酶的NDM-1基因(blaNDM-1)常见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等,已在南亚发现高度耐药的感染病例,受到医学界高度重视。含这种基因的细菌对几乎所有抗生素具有免疫力。就连“杀伤性较强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也拿这类细菌束手无策。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疾病学会说,预计至少10年内没有抗生素可以“消灭”含NDM—1基因的细菌。澳大利亚堪培拉医院传染病部门主任彼得·科利尼翁说:“我们没有任何药物可以对付它。”

抗生素的滥用塑造了超级细菌
青霉素的发现和提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自1941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后,人们相继发现了上万种抗生素,有200余种抗生素应用于临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已挽救了无数生命,时至今日抗生素仍然是医生治疗感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药品。然而随着抗生素的使用,引起人类疾病的许多细菌已经对它的对手产生了耐药性。抗生素使用较为集中的医院是培养超级细菌MRSA的温床。细菌无声地在患者、医护人员、患者间播散,并可存在于人体达数月之久。美国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曾报道,1975年182所医院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总数的2.4%,1991年上升至24.8%,其中尤以500张床以上的教学医院和中心医院为多,因为这些医院里MRSA感染的机会较多,耐药菌株既可由感染病人带入医院,也可因滥用抗生素在医院内产生。而超级细菌NDM-1就是从印度的整形和外科医院患者中传播开来。

“合成生物学”创新领域的专家们构建了一株大肠杆菌,它可产生一种毒素,这种毒素对病菌是致死的,然后像炮弹一样喷出并将毒素物质喷溅在周围区域。在实验室测中,添加到铜绿假单胞菌的培养物中的人工大肠杆菌摧毁了 99% 的目标并阻止高达 90% 的生物膜—难以摧毁的细菌黏性群落—的形成。因此其可提供一项新的方法用于解决抗药性感染。
由 BBSRC (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资助的食品研究所所进行的研究正在开发利用病毒产生的可破坏细菌的细胞的蛋白质,从而试图解决潜在的危险微生物感染。噬菌体产生以特定细菌为目标的内溶菌素蛋白,该研究所已经在研究一种可杀死艰难梭状芽胞杆菌(一种普遍而危险的医院获得性感染)的蛋白。新的研究表明,可以“调整”这些内溶菌素特性从而增加它们的有效性,并助其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对抗超级细菌的武器。

超级细菌发现者Timothy Walsh评价6类卫生部推荐抗生素
日前,曾确认“超级细菌”制造源NDM-1基因的英国卡迪夫大学医学院教授提摩太沃尔什(Timothy Walsh)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独家专访,在让大家正确认识该病毒的同时,对中国卫生部推荐的对抗“超级细菌”的6类抗生素一一评价。他表示:“迄今为止由NDM-1所产生的‘超级细菌’对社会的影响依然只是冰山一角。换句话说,仅凭借已爆发出的病例,都很难估计水平面之下,这个冰山体积到底有多大。若放在10年前,‘超级细菌’架构的复杂性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耐药基因NDM-1的威胁被夸大了,事态其实没有听起来那么严重。”广东省疾控中心流行病防治研究所所长何剑峰今天在接受南方网记者电话专访时说,近期媒体广泛报道的“超级细菌”NDM-1,其实是一种新的“耐药基因”,市民无需过度恐慌,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就好。

警惕滥用抗生素而引发超级细菌 印巴超级细菌现身英国 恐扩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