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高血压近40%实为“白大衣”效应

2011-03-28 20:09 · 李华芸

根据在线发表于3月28日刊《高血压杂志》(Hypertension)的一项纳入8,000余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多达37%的诊室顽固性高血压(RH)其实是白大衣高血压,其余63%则是真正的RH,其临床状况明显逊于白大衣高血压患者更差,吸烟与合并糖尿病、左心室肥厚、微量

根据在线发表于3月28日刊《高血压杂志》(Hypertension)的一项纳入8,000余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多达37%的诊室顽固性高血压(RH)其实是白大衣高血压,其余63%则是真正的RH,其临床状况明显逊于白大衣高血压患者更差,吸烟与合并糖尿病、左心室肥厚、微量白蛋白尿和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均显著增高。

研究作者、巴塞罗纳大学的Alejandro de la Sierra博士及其同事称,该研究是首次在如此大规模的患者队列中评估RH患病率。

研究者们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西班牙动态血压监测(ABPM)登记数据,其中包括68,045例有高质量诊室血压数据和处方降压药相关信息(至少包括一种利尿剂)的患者。要求使用自动、非侵入性示波装置对患者进行动态血压测量,并要求由医生放置,记录24h内间隔为20min的动态血压。“有效登记的预设标准包括,日间、夜间³80%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被成功记录,连续24 h内至少每小时测定一次血压”。患者于次日复诊并拆除血压测量装置。

登记数据中共有12%的参与者(8,295例,51%为男性,平均年龄64岁)达到de la Sierra博士规定的RH标准:在使用≥3种“适当”剂量降压药治疗的情况下,诊室收缩压仍³140 mmHg和(或)舒张压³ 90 mmHg。

结果显示,5,182例患者(62.5%)的24 h动态血压数值³ 130 和/或 80 mmHg,被诊断为真RH,3,113例患者(37.5%)的24 h动态血压低于这一界值,考虑为白大衣RH (Hypertension 2011 March 28 [doi: 10.1161/HYPERTENSIONAHA.110.168948])。

白大衣RH患者年龄稍大,但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65和64岁),并且女性比例较高(54%)。与白大衣RH患者相比,真RH患者更可能为吸烟者(分别为10%和15%)、糖尿病患者(分别为28%和35%)以及患心血管疾病(分别为16%和19%)。并且,19%的真RH患者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而白大衣高血压患者中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者仅占14%。

真RH患者的肌酐水平更高(分别为75和72 μM/L),尿白蛋白排泄量更高(分别为11和7 mg/g),且尿白蛋白排泄率高于30 mg/g者的比例更高(分别为30%和20%)。根据收缩压(分别为22%和18%)或舒张压(分别为12%和10%)测定结果,两组患者血压节律也显示轻微差异,真RH患者中夜间血压升高者更多见。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和总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差异。

作者披露西班牙ABPM登记系统由Lacer实验室启动并维护,该实验室是缬沙坦的制造者。作者还披露曾参加Lacer实验室赞助的会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