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高血压日。在很多年轻人眼里,高血压似乎是老年人的“专利”,高血压预防、治疗,都离自己的生活遥不可及。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高血压从最初开始形成到最后引发诸如中风、心力衰竭、尿毒症等疾病的危重阶段时,要经过短则几年长则二十年的时间。十年,二十年,正是一个年轻人或者中年人开始向老年慢慢过渡的阶段。如果在这个期间,年轻人不注意身体,不采取好的生活方式,便很容易在体内埋下高血压病根,等到时日久长,年纪变大,某一天量血压,才发现自己已经赫然步入高血压患者之列,彼时,伴随自己的,将不止是药片、病痛的折磨了。

首先,介绍一下高血压的基本概念。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病人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即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损害心脏

高血压会引发多种心血管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肥厚)和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两者成因如下:
高血压会使周身的细小动脉产生持续性痉挛和广泛的小动脉硬化,使周围血管的外周阻力增加,血压持续升高。左心室为了克服持续增高的外周阻力,必须加强收缩力,才能将心室内的血液射入大动脉。这样,左心室的肌肉逐渐代偿性地肥大、增厚,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
在心脏方面,高血压会使冠状动脉血管伸张,刺激血管内层下平滑肌细胞增生,使动脉壁弹力蛋白、胶原蛋白及粘多糖增多,血管内膜层和内皮细胞损伤,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易浸入动脉壁,以及纤维增生;另外,由于平滑肌细胞内溶酶体增多,减少了对动脉壁上胆固醇等物质的消除。因此逐渐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此时的冠状动脉狭窄,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从而引起缺血性心脏病。
引发脑血管病
临床上高血压引起脑血管的疾病主要有脑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腔隙性脑梗死等。其中脑出血是晚期高血压病的最常见、也是急性脑血管病人最严重的一种。成因如下:
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硬化和形成脑实质微型动脉瘤。这些动脉瘤主要分布于基底神经节和桥脑。由于瘤壁薄弱,当血压骤然上升时,动脉瘤易破裂产生脑出血。另外,长期高血压会使已经硬化的动脉血管内膜完整性破坏,促进血浆中的脂质通过破损处进入内膜,使动脉壁发生脂肪玻璃样变或纤维素样坏死,增加了血管壁的脆性,当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劳累、用劲排便或降压药物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血压进一步增高,就易引起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
引发肾脏病变

高血压会导致患者的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功能降低,早期血肌酐可能相对正常,微量白蛋白尿异常较为常见。中晚期高血压的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严重者可能导致尿毒症。
由上可以看出,高血压虽然是慢性病,但是危害还是很大的。它不像癌症那样来势凶猛,但是它潜伏在人体内,以一种缓慢而持久的方式,给人体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并且最终带来和癌症一样凶险的结果。科学家和医生早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对高血压的研究和也从来都没有间断过。下面选取了最近一年(即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的研究和医疗成果,来分享一下。

机制

Circulation:新研究提出高血压由病毒感染引起 日研究人员找到与调节血压相关的蛋白质
Nature:下丘脑某信号通路激活导致血压快速增高 Nature:血压的一个控制点
风险
药物
预计到2019年高血压用药不会出现“重磅炸弹” 抗高血压新药EDARBI在美国上市
检测、治疗

高血压不仅仅是心血管疾病,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对于年轻人来说,主要以预防为主。在平时的生活中,每天坚持去掉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将会在最大程度上防止高血压,从而也是给自己的的后半生加了一层安全保障。越早预防,就会越早受益。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官方认定的预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因此,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尽可能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并增加食物中钾盐的摄入量:尽可能减少烹调用盐,使用可定量的盐勺;减少味精、酱油等含钠盐的调味品用量;少食或不食含钠盐量较高的各类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香肠以及各类炒货;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肾功能良好者,使用含钾的烹调用盐。
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以腹部脂肪堆积为典型特征的中心性肥胖还会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适当降低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可显著降低高血压风险。要想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是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在饮食方面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控制高热量食物(高脂肪食物、含糖饮料及酒类等)的摄入,适当控制主食(碳水化合物)用量。在运动方面,保持规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不吸烟。吸烟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被动吸烟也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虽然戒烟很困难,但是还是要想办法把烟戒掉,例如用药物辅助戒烟,使用尼古丁替代品、安非他酮缓释片和伐尼克兰等;请家人和朋友对自己进行监督等。
不过量饮酒。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限制饮酒量则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我国男性长期大量饮酒者较多,在畲族等几个少数民族女性也有饮酒的习惯。研究发现,最好的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应超过15克。
体育运动。一般的体力活动可增加能量消耗,对健康十分有益。而定期的体育锻炼则可产生重要的治疗作用,可降低血压、改善糖代谢等。因此,建议每天应进行适当的30分钟左右的体力活动;而每周则应有1次以上的有氧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做健美操、跳舞和非比赛性划船等。典型的体力活动计划包括三个阶段:① 5~10分钟的轻度热身活动;② 20~30分钟的耐力活动或有氧运动;③ 放松阶段,约5分钟,逐渐减少用力,使心脑血管系统的反应和身体产热功能逐渐稳定下来。运动的形式和运动量均应根据个人的兴趣、身体状况而定。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精神压力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以及病态心理,包括抑郁症、焦虑症、A型性格(一种以敌意、好胜和妒忌心理及时间紧迫感为特征的性格)、社会孤立和缺乏社会支持等。长期、过量的心理反应,尤其是负性的心理反应会显著增加高血压风险。如果意识到自己精神压力过大或者有病态心理,最好及时调整,或者寻求专业心理辅导或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