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第14届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ISVHLD)将于2012年6月22日——6月25日在中国上海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闻玉梅教授将担任本届大会主席。
据悉,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是轮流在北美,欧洲,亚太地区举行的国际肝病学大会,三年一届。每次会议由世界知名专家组成的国际咨询委员会投票选出举办城市。2009年3月,在华盛顿举办的第13届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上,国际专家委员会建议2012年第14届大会在中国举办,并建议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闻玉梅院士担任大会主席。
闻玉梅院士称,这是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四十多年来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大会将邀请来自亚洲、欧美、大洋洲等地的国际著名专家与会。会议将就甲、乙、丙、丁、戊型肝炎、肝癌、肝病研究近三年的进展和展望等专题作报告并讨论,此外将设抗病毒耐药、联合治疗、共感染、中药治疗、肝病的内科、外科治疗及生物治疗等专题,估计将有3000人参加。

常见的肝病有肝炎、肝硬化、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等,肝炎主要以慢性肝炎为主,按病因学分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毒性肝炎、遗传性疾病以及其它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而病毒性肝炎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乙肝病毒是一种世界性传染疾病,据统计全球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人数超过2.8亿,中国是乙肝的高发区,目前有现症的慢性乙型肝炎约3000万人。每年国内死于乙肝后肝硬化者有40万人。
肝病种类按照发病机理可以分为病毒性肝病和非病毒性肝病:
病毒性肝病: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根据病原学诊断,肝炎病毒至少有5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
非病毒性肝病包括有:酒精性肝病,药物或毒物性肝病,新陈代谢异常性肝病和脂肪性肝病。
推荐阅读:病毒性肝炎简介

国内首个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多功能共享数据库在解放军302医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其收录了我国10000余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序列、基因克隆和相关临床资料,具有较强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功能,为研究我国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与耐药、分子致病机制、疫苗设计和免疫应答等提供了共享信息平台,也可为临床合理制订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日本广岛大学医院RIRKEN基因组医学中心和Sapporo-Kosei总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研究发现了一个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生肝癌有关的遗传变体。这个发现是基于对3,312例日本人的一项研究,其结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 》杂志上。
通过乙肝病毒(HBV)转基因鼠模型,发现gp96介导的T细胞免疫应答可有效抑制和清除乙肝病毒,gp96佐剂疫苗能有效激活HBV特异性T 细胞,并降低转基因鼠Treg的数量。小鼠免疫5-8周后血清中的HBV S抗原降低50%以上,病毒DNA拷贝数下降1000倍,肝脏细胞中病毒清除95%以上,为研发gp96乙肝治疗性疫苗提供依据;同时,首次应用汉逊酵母表达出有免疫活性的重组gp96蛋白,为研究gp96的生物学功能和疫苗佐剂开发奠定了基础。

近日从卫生部获悉,到“十二五”末,血液筛查核酸检测技术将基本覆盖全国。这项技术目前可将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的检测“窗口期”分别由原来的50天、72天和22天缩短到25天、59天和11天,血液安全将更有保障。
近期,蒂博泰克的Incivo (telaprevir)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的联合获得欧盟批准,用于治疗成年人患有的agenotype-1慢性丙型肝炎(HCV)。

肝病的症状 乙肝诊断及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