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痴呆症患者(图)
微小RNA(miRNAs)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其大小长约20~25个核苷酸。成熟的miRNAs是由较长的初级转录物经过一系列核酸酶的剪切加工而产生的,随后组装进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识别靶mRNA,并根据互补程度的不同指导沉默复合体降解靶mRNA或者阻遏靶mRNA的翻译。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miRNA参与了各种各样的调节途径,包括发育、病毒防御、造血过程、器官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脂肪代谢等等。
德国神经组织退化疾病中心的André Fischer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miRNA可能参与调控了动物学习的过程,且在老年痴呆症中也可能起着关键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这种命名为"miRNA 34c"的微小RNA分子在小鼠老年痴呆症模型中含量很高,且通过抑制该miRNA分子能有效恢复小鼠的学习能力。证实了这个新发现的分子的在诊断和治疗老年痴呆症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了一种称为“大规模平行测序”的复杂的方法,Fischer的研究小组在大脑海马体区域(控制大脑学习能力的区域)中发现了完整的miRNA 34c分子,并与整个大脑中所有的RNA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分子富集于海马体区域,特别是在学习期过后的几个小时里。于是推测miRNA 34c的功能主要是 “关闭”一系列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蛋白的功能。太高含量的miRNA 34c分子因此有可能引起学习障碍,研究小组在随后的实验中也证实了这点。
年老的小鼠学习能力不及年幼的个体,在它们大脑里的miRNA 34c含量也确实较高。且不仅仅是在小鼠体内,科学家们在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身上也证实了这点。
后续的小鼠实验中,科学家们证实了人为的提高正常小鼠脑内的miRNA 34c水平可导致其记忆力受损。此外,在老年痴呆症小鼠中,抑制miRNA 34c的表达可使得它们恢复一定的学习能力。Fischer博士说道:“神经组织退化疾病如老年痴呆症受很多因素影响,希望我们找出的这种miRNA 34c小分子的确是该疾病发病机理中的重要一环,这将有助于未来我们开发出能有效治疗的药物。”(生物探索 J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