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肝癌病因与发病机制

2011-09-06 10:57 · tess

肝癌(liver cancer)是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

肝癌(liver cancer)是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临床上一般采取西医的手术、放化疗与中药结合疗法,但晚期患者因癌细胞扩散而治愈率较低,因此要做到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做好肝癌的预防工作,坚持“管水、管粮、防肝炎”的肝癌预防七字方针。

肝癌的发病原因

一是由病毒引起的,要预防乙肝病毒还要从饮食卫生、生活习惯着手。要勤洗手,分餐。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有肝炎者不能当厨师。

减少亚硝胺摄入以及戒烟,戒酒。吸烟、喝酒也对脂肪肝不好,喝葡萄酒、啤酒、少量的酒可以活血化淤,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酒精对人的身体有害。胃里的胃粘膜对人体有保护作用,酒精能够把胃粘膜消化掉,胃的细胞受伤,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就容易被胃吸收。这样就容易引起酒精性的肝炎,降低肝脏的免疫功能及全身的免疫功能,损害肝脏的解毒功能。这就是为什么喝酒的人解毒功能差,易引起酒精性的肝硬化,一部分肝硬化会转变为肝癌。

肝癌的发病症状

肝癌(肝恶性瘤)的发病常隐匿,其患者多在肝病随访或体检普查时应用AFP及B超检查偶然发现自己患了肝癌。此时患者既无症状,也没有出现与肿瘤患者相应的体征,这一时期叫做亚临床期。肝癌患者一旦因出现了症状而前往医院就诊,其病程大多已进入中、晚期。在临床上,中晚期的肝癌(肝恶性瘤)患者一般通过手术、放疗、化疗、介入和中药治疗等方式进行综合性的治疗。且通过治疗只能延长患者的生命而不能治愈的一种恶性病,不同病程阶段的肝癌患者其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差异。肝痛、乏力、纳差、消瘦是此病患者最典型的临床症状。

肝癌的分期分型

1977年全国肝癌(肝恶性瘤)防治研究协作会议制定了肝癌的分期分型标准。该标准将肝癌分为三型三期。

肝癌三型为:

①单纯型:临床和化验检查无明显肝硬化表现者。

③硬化型:有明显的肝硬化临床和化验表现者。

③炎症型:病情发展迅速并伴有持续癌性高热或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1倍以上者。

肝癌的分期为:

①Ⅰ期:无明显的肝癌症状与体征者。

②Ⅱ期:介于Ⅰ期与Ⅲ期之间者。

③Ⅲ期:有黄疸、腹水、远处转移或恶液质之一者

肝癌预的防知

1、注意饮用水安全。A.一些饮用水常被多氯联苯、氯仿等污染,B.池塘中生长的蓝绿藻是强烈的致癌植物,C.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刺激胆管上皮增生,可导致原发性胆管癌。  

2、扔掉家里的霉变食物。尤其是霉变的玉米、花生,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B1会导致肝癌,建议多吃新鲜食物。

3、保持健康体重,拒绝肥胖,远离糖尿病。因为肥胖和糖尿病是诱发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4、长期酗酒是损害肝脏的第一杀手。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饮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严重,还可诱发肝纤维化,进而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

5、病毒性肝炎是原发性肝癌诸多致病因素中的最主要因素,我国约有1.2亿HBsAg阳性者,因此也就成为世界上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尤其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存在肝硬化是大多数干细胞癌的共同特征,约70%的原发性肝癌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且多数是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发展而成的。

6、定期查体是肝癌早发现的最简单方法。建议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乙肝或丙肝患者)最好每半年通过甲胎蛋白(AFP)检测或B超排查有无癌变。

7、自检:肝病的表现多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乏力、厌油腻等症状时,要意识到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如果发现尿色明显发黄,大便颜色浅白,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生物探索推荐:

肝癌治疗新思路:去除体内铁离子

肝癌诊断是肝癌治疗重要的一部分

肝癌细胞演化和迁移新路径

(视频)肝硬化发病机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