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忙忙碌碌胸无大志的人,本无兴趣开博。但近日接到科学网的邀请,而且是在讨论热烈之时,再不写几句就不只是平庸,而且有懒惰加怯懦之嫌了。
在我看来,施饶文章和蒲先生文章都值得喝彩,不管是科研体制问题,还是科学家自律问题,都有观点切中时弊,无所谓孰轻孰重,为什么一定要二选一呢?
我在大街上常常看到行人、自行车和助动车闯红灯,谁不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可见光有法律制度是不够的,关键还是教育大家遵纪守法。如果大多数人自觉遵守纪律 (自律),那么极少数人就是想闯红灯也不好意思了。可当我从报上看到某某高官落马,受贿若干情妇数位,联想到他们大抵都曾上过不同级别的党校,又觉得不像 是教育不够觉悟不高的问题,于是乎怀疑制度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古人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据说这句话不能望文生义——越发糊涂了。
昨天上午我们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召开学位委员会,有人提出了另一种担忧,恳请大家关注。在Science上揭自家的伤疤,勇气可嘉。大喝一声,有振聋发聩 的效果,但也会在国际同行中增加负面影响。毕竟我们有很多品学兼优的科学家,包括那些默默耕耘的年轻学子。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我国科技实力与水平才得以迅 速提高。我们能否做一些细致的调查分析,全面介绍我国科研现状和科学家群体形象,既不护短,也不以偏概全,实事求是,弃恶扬善,为我们的科研工作营造健康 良好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