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日志,与大家分享!
这是一个与月亮有关的节日——中秋节。在中国的概念中月亮代表着团圆、柔美。中秋节,寄托着中国人对团圆的期盼,对美好的向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明月圆润寄相思,明月何时照我还?”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用美妙诗词对明月的赞赏给中秋节增添了无限美好的意境,更为中秋节赋予了家人团聚的氛围!
2008年的这个中秋节,对我们大多数贵州支教团的成员们来说是离家最远的一个中秋节,也是我们踏上工作岗位上的第一个中秋节。自从过完我们第一个教师节以后,我们就在也不看日历了,身在异乡的我们想用的忙碌的工作去忘却这个让我们脆弱、忧伤的日子。虽然德江人民是热情的、煎茶学生是可爱的,而我们服务西部,奉献青春的决心也是始终如一的坚定的。但语言的障碍、气候的不适,还是让我们对德江这片土地产生了到几许陌生。而就在这样一个让我们有点淡淡忧伤的日子里,德江县、煎茶镇和煎茶中学的各级领导们给我们带来了家人般的温暖。各级领导牺牲了他们的公假日,来看望慰问我们这些身在异乡的志愿者们,他们不仅带来月饼、水果更带来了德江人民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领导们如同家长、兄长一般和我们唠家常、谈工作,还幽默的说和我们聊天是一种享受,不仅能锻炼普通话,还能锻炼身体,因为有时我们沟通有困难时就会手舞足蹈的比划起来。领导们的关心使我们忘却了那淡淡的乡愁,甚至可以这么说,他们的热情让我们连相家的时间都没有了。
虽然我们离家千里,但有爱的地方就有家,经过这个中秋节,我们已经完全融入了德江这个地方,德江已经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德江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今年的中秋节,对我们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贵州支教队来说更是意义非凡。怀揣着共同的理想,我们走到了一起,来到了贵州这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用我们的知识和青春去照亮孩子们的希望。经过培训和这两个星期的生活和工作,我们之间的情谊已从队友之情升华为兄弟姐妹般的亲情。所以对于我们而言,这是我们山海情家庭的第一个中秋节。经过大家商量并举手表决,我们决定用中国人最传统的方法过这个中秋节,我们去县城买来水饺,月饼和葡萄。在晚上我们坐在我们的露天小院子里,一边赏月一边聊天,而此时的我们聊天的重心已经不是介绍自己的家庭和感情上了,因为通过两个星期与学生们的接触,我们被深深的触动了,他们贫困的家境使他们要用弱小的肩膀挑起家里的重担,他们上学的来之不易使他们格外珍惜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他们那羞涩中略显自卑的表情时时出现在我们的脑中,我们讨论着怎样才能给孩子们带来帮助,怎样才能使他们拥有与东部孩子一样灿烂、自信的笑容!
深夜,大家都纷纷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给父母送去问候和祝福!我们坚信在这一年中我们将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为西部的教育发展献策献力,但我们却要深深的向我们的父母鞠个躬,说一声对不起,我们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陪在父母的身边,和父母共庆佳节;甚至繁忙的工作,让我们每次打电话回家都只是报个平安,连和父母唠家常的力气都没有;有时也是怕父母听到我们沙哑的嗓音心疼而长话短说……可我们没有后悔我们最初的选择,反而这种选择已经变成一种信念,一种我们十分坚定的信念,我们想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相信您是理解的女儿(儿子)的,也许女儿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陪伴在你的左右,但女儿却要用这一年的时间去做一件对自己、对山里的孩子、甚至对祖国的发展都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许女儿的报答其他人不一样,但终有一天女儿会给您一分别样的幸福与骄傲。爸爸、妈妈,中秋节快乐!明年的中秋,我一定回家!”
山里的明月虽然有几丝寒意,但德江人民的热情和心中那坚定的信念足以温暖我们志愿者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