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艾滋
一般来说,预防传染病的有效办法就是,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采取措施,这些对预防艾滋病非常有效。
首先了解艾滋病的致病菌--免疫缺陷病毒。本病毒为艾滋病人(Aids)的病原体,属逆转录病科(Retroviridae)慢病毒亚科(Lentivirinae)。它于1983年 Montaginer 等首先从1例淋巴腺病综合征患者分离到,命名为淋巴腺病综合征相关病毒(Lymphadenopathy Associated Virus,LAS)。至1986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统一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ificidncy Virus ,HIV)。HIV主要型别为HIV-1和HIV-2,艾滋病大多由HIV-1引起,在我国同样以HIV-1型流行为主。
接着了解艾滋病的传染源,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眼泪、乳汁等。
传播途径有:
1)性传播:通过男性同性恋之间及异性间的性接触感染。
2)血液传播:通过输血、血液制品或没有消毒好的注射器传播,静脉嗜毒者共用不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造成严重感染,据我国云南边镜静脉嗜毒者感染率达60%。
3)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产道和哺乳方式传播。
HIV的抵抗力
HIV对热敏感。56℃ 30min灭活,但在室温保存7d,仍保持活性。不加稳定剂病毒-70℃冰冻失去活性,而35%山梨醇或50%胎牛血清中-70℃冰冻3个月仍保持活性。对消毒剂和去污剂亦敏感,0.2% 次氯酸钠0.1% 漂白粉,70% 乙醇,35% 异丙醇、50% 乙醚、0.3% H2O2 0.5%来苏尔处理能灭活病毒,1% NP-40和0.5% triton-X-100能灭活病毒而保留抗原性。外紫外线、γ 射线有较强抵抗力。
防治原则
广泛地了解艾滋病宣传教育、防治知识,认识本病传染源、传播方式及悲惨结局。
1)不可尝试吸毒,已有毒瘾的人必须戒毒。有调查显示,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比例颇高,而静脉注射毒品最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传染。吸毒者很容易接受经静脉注射毒品的吸毒方式。
2)在必须接受输血时,事前一定要了解血液来源是否安全。当患者本人不能这样做时,家属一定要重视了解情况。
3)不自行从国外带回血液制品,不注射可用可不用的血液制品。
4)参加无偿献血,不卖血,更不可以到非法的地下采血点去卖血。
5)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接受计划免疫注射时,是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不论是托儿所、幼儿园、小学都应重视。要告知已懂事的儿童,拒绝接受数人合用注射器或针头的预防注射。
6)在去医院或诊所接受拔牙或其他口腔治疗、注射、针刺治疗等时,必须了解这一医疗机构是否认真执行消毒措施。对于消毒不严的治疗或检查(如内窥镜)应拒绝接受。
7)能服药治疗的就不打针,不论是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都应尽可能避免。
8)不到消毒不严格的理发馆、美容院去理发或美容。理发、美容的刀具、针具如不消毒或不严格消毒,也有可能在刮脸、穿耳、纹眉时传播艾滋病病毒。
9)浴池的修脚刀必须彻底消毒,否则也可能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均适宜于染有血液的修脚刀上的艾滋病病毒的生存。
10)电动剃须刀、刮脸刀不要互相借用,因为刮脸、剃须时经常会使面颊皮肤发生轻微擦伤。人们往往不能觉察这种细小的损伤,但是你在刮完脸后尝试用肥皂水涂抹脸部,便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皮肤刺痛,这表示已有表皮损伤。
11)牙刷必须每人自备自用。刷牙时出血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有牙龈炎时出血更多,所以不能共用。
12)不要纹身。纹身针刺破皮肤有可能造成艾滋病病毒感染。
13)救护流血伤员时,要设法不让血液直接沾染自己的皮肤,尤其是在自己身上发生皮肤破伤时更应重视。可以用衣服、塑料单来隔开伤员。
14)医生、护士、化验员在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人服务时,要严防手术刀、注射用针头损伤自己的皮肤。
15)在可能因剧烈冲撞而引起皮肤损伤流血的体育运动中,应该了解对方是否已感染艾滋病病毒。
16)不要打架斗殴。打架斗殴双方难免流血,完全有可能造成艾滋病病毒感染。
17)约束个人性行为,不性乱、不卖淫嫖娼。
18)不吸毒;不注射未经国家检验的血制品;任何注射最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不到医疗器械不可靠的医疗单位打针、拔牙、针灸、手术。
19)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洞、文身、美容;不与人共用剃须刀、牙刷。
除了做好自我预防之外,还应注意注意做好日常保健工作,提高机体免疫力,洁身自好,从根源上杜绝艾滋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