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学问——致即将步入心理学殿堂的同学们

2011-04-22 12:26 · xincmu

刚才讲的是第一点,中心思想是“尊师重道、独立创造”。下面我还想就个人学问修养谈论三点: 第一,去中心化,修筑宽广的心。

用心学问——致即将步入心理学殿堂的同学们

(在2007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稿节选)

辛自强    

刚才讲的是第一点,中心思想是“尊师重道、独立创造”。下面我还想就个人学问修养谈论三点:

第一,去中心化,修筑宽广的心。

我们这个学科有个术语叫“去自我中心”,大家都知道这是儿童智慧成长的标志,大家还要知道真正去自我中心,需要能站在一个他者、第三者,乃至普遍他者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才能看得透彻。从个人学术修养上讲,你要学心理学,那你的头脑中如果只有心理学的知识,就很容易陷入自我中心,于是常讲我们心理学如何、我们专业如何、我们课题组如何、我如何……“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怎么样才能做好学问修炼,怎样才能有学术创造性呢?我觉就是要多看书,拓宽知识面。如果只专攻心理学,试图探明究竟,结果往往是“灯下黑”:我们这个学科或许很光亮,但是往往照不见自己脚下(譬如,到今天还争论是不是科学),要让自己这盏灯脚下变亮,那就要点亮周围十盏灯,你精神世界里天下一片光亮时,哪有灯下黑啊!因此,作为硕士、博士,“硕”、“博”二字都强调学问大,诸业兼修。研究社会性发展,你就要学点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要学认知发展,就要学计算机科学、数学、语言学、教育学;要学心理咨询,就不能不懂哲学、文化传统、时代背景。有了他山之石才可以攻下我们心理学这块“玉”;有了思想他者的视角,我们才能看清自己站在什么地方;去中心化,所以才能认清问题的核心。你们每届新生中有好多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我们这样跨专业的学生考来,好不好?”。我的回答是:“很好,不怕跨专业,就怕原来的专业没学会”。

第二,不慕潮流,保持宁静的心。

俗语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话不是强调我三十年前在河东,三十年后又跑到河西,而是三十年前河在我的东边,三十年后河跑到我的西边。不是我动、是河在动。“河”,过去专指黄河,黄河泥沙淤积严重,河床较高,甚至形成“地上河”,过去黄河经常泛滥,经常改道,每次改道后,一个村子以前在河的西岸,后来就变到东岸去了。所以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河就是潮流,就是世事,潮流动荡、世事变迁啊。就过去十年而言,我个人观察到心理学有过好多潮流,我们这里很多杰出的研究者都是引领潮流者,这是最高境界了。但你们作为研究生,暂时还没有这个实力,那就要静下心来把认准的方向走到底,不要老是追赶潮流,哪追得上啊!你们要制造和引领未来的潮流。你自己不要动,等着河动。因此,要热爱自己选定的专业和方向,不要老是艳羡别人如何好。只有保持宁静的心,刻苦学习,十年后、三十年后你的领域才会风光无限。

第三,学会放弃,凝练专一的心。

做人、做学术研究过程中,我们往往一时有很多目标,但必须放弃一些,而专心于一个目标。心理学作为实证研究讲的是专攻一道、术业专攻,所以诸位同学要专心致志地往最精深处钻研。从学问修养上讲,你们要永远做“硕博”之士,不能“毕业”,但从具体实证研究来讲,从职业角度来讲,你们要做“专家”,专精一道。其实,生活中也要学会放弃。就像谈恋爱时,你觉得认识的十个女孩都很不错,都喜欢,但是大家要切忌,必须放弃九个,才能和其中一个领结婚证啊!不学会放弃,就找不到人生的幸福。你们考研,就放弃了许多目标学校,最后选择来到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深造,我想你们会在这里找到人生的幸福和理想。

【《用心学问——致即将步入心理学殿堂的同学们》。原载《北京师范大学校报》2007年10月12日第三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