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清苏铁的生境、种群结构与动态的研究

2011-07-05 14:14 · tianbo

田波 龚洵 张启泰 税玉民  摘要:对小黑江流域潭清苏铁的生境、种群结构与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黑江流域的自然地带性植被主要为热带雨林,海拔600 m以下的原生植被为典型热带北缘季雨林,而海拔600~1 000 m的原生植被为山地雨林。其原生植被遭到破坏后,土壤流失

田波 龚洵 张启泰 税玉民 

摘要:对小黑江流域潭清苏铁的生境、种群结构与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黑江流域的自然地带性植被主要为热带雨林,海拔600 m以下的原生植被为典型热带北缘季雨林,而海拔600~1 000 m的原生植被为山地雨林。其原生植被遭到破坏后,土壤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向干旱、贫瘠化发展,从而导致其次生植被都向山地雨林演化,加上人类活动的继续存在,不可能在短期内恢复成原生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或山地雨林.尽管其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潭清苏铁的生存、繁衍正常。这也表明潭清苏铁对其环境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潭清苏铁种群的年龄结构基本呈金字塔形,属较稳定的结构。但是,种群的成年个体数明显偏小,成了潭清苏铁种群生存繁衍的"瓶颈",也反映出了潭清苏铁曾经遭受过严重破坏的事实,虽然潭清苏铁对生态环境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抗人为破坏的能力较弱。潭清苏铁生长发育很缓慢,种群恢复的周期较长,大约是30~40 a。目前,潭清苏铁种群正处于恢复、上升阶段,就地保护可能是其最有效的保护途径之一。目前,潭清苏铁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其分布区--小黑江流域已成为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如果其现有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且在没有人为破坏的前提下,潭清苏铁不会沦为濒危物种。

论文链接地址:https://so.med.wanfangdata.com.cn/ViewHTML/PeriodicalPaper_xbzwxb200501021.aspx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