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在研究生院学习《森林生态学》,授课老师是地理所的刘琪璟研究员(已调至北林)。刘是著名林学家王战教授的得意门生,日本千叶大学遥感博士。我原以为这个课程会选课的人很多,热闹非凡。到了教室才知道偌大的教室,只是稀稀拉拉的二十几个同学。刘穿着很正式,西服衬衫领带皮鞋搭配;微卷的头发也被整理得很得体,很是协调;本人的导师是96年日本的博士,是故眼前的一切让我倍感亲切。
《森林生态学》是我在研究生院听过的所有课程中唯一要求学生记录笔记的课程。而且,对于记录笔记,刘总是不厌其烦的再三叮嘱。该课程大纲中所表列的内容甚为完整,因选课者少,课时被削减。因此,我很期待的植被遥感的内容并没有来得及讲授。我对该课程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气候图的绘制和判读。关于植被分区和植被气候关系的部分也讲解得很详细,并因此得知Holdridge life zones那个三角图形是怎么回事,怎么做出来的。
兴许是因为课程安排在下午的5-7节,再加上从北四环的地理所来到西四环的玉泉路的辛苦,刘在讲到公式推导部分的内容时并不是很流利,中断甚至出错。在这个时候刘往往表现出他那种对教学强烈的认真和诚恳,课堂下的同学似乎有了一种久违的高中时代的感觉。平心而论,现在大家都忙着发SCI,能认认真真去上好课程的教授已经并不太多。
Ref: 以上言论仅为一家之言,偏颇之处在所难免,仅供博友消遣之用,不到之处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