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说这几天很热的涛涛访日的事情。
普通中国人,包括我,对日本的感觉极其不友好。他就象躺在大个子身边的一个无赖,大个子很强壮的时 候,点头哈腰来学习;大个子虚弱的时候,就挥舞着血淋淋的刺刀杀过来了。由于其岛国特征和贫瘠的资源,注定他要走侵略、扩张和掳夺的道路。那为什么涛哥还 要在08年双方首脑有3次见面机会的基础上,再来一次暖春之旅呢?
双方这一次的共同文件并没有就大家关心的东海油气田、台湾局势、日本入 常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说法,可以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成果。但是我的解读却不一样。
中 国实力的日益增强的不争的事实,据说日本人已经度过了对 中国实力增强的震惊和不适期,慢慢接受了一个比他们强大的中国。此消息的真实性无法确证,但是可以看出日本人对自己实际角色的思索。日本是一个经济强国, 但是却是一个政治和军事上的被阉割者。不要给我说日本的常规武器有多厉害,88还是十十舰队有多强悍,没有核武是他致命的缺陷。就算我们常规武器比他落后 多少,他都不敢对现在的中国动武。多谢毛主席他老人家给我们留下个宝贵家底啊!
其实日本也痛恨那个躲在帘后的老妇人:美国,但是有什么 办 法呢?只要美国军事在日本存在一天,日本就永远做不了真正的军事和政治大国,更不要说强国了。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我想日本也在探讨他们自己的 未来之路。想当年他们脱亚入欧是因为亚洲各国的积贫积弱,特别是自己曾经的宗主国。现在情况变化,他当然不想放过这个机会,利用和中国的合作,逐步摆脱美 国的控制,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乃至在亚洲获得新的利益,甚至成为领头人。至少,可以在和美国老太后讲话时,多了一些筹码。
而中国早在 朱 镕基刚当政时,就苦心经营东南亚,今天不能算成功也是收获颇丰。现在的世界不能是远交近攻的政策了,保持地缘政治的稳定是中国这样一个接壤国众多的发展中 国家来说非常重要的防御性政策。也是我们掌握外交主动权的一招妙棋,君不见日本、美国、印度都被迫加入了东南亚的政策角逐中了,但是早先失去了先机和主导 权。西亚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大大化解了边境的紧张局势。南亚有我们的铁杆小弟巴基斯坦。倒是东亚,由于台湾和日本,吸引了我们大量的军事和外交力量。朝鲜 半岛是我们的棋盘,是我们东北地区繁荣稳定发展的缓冲区,朝鲜半岛的不统一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除非统一后的korean是大中华区的绝对影响势力范围。 台湾地区,就陈水扁目前的状况,还不知道5.20前会出什么情况,但是我觉得中央目前不会使用武力去解决台湾问题,除非出现了我们的反分裂法规定的内容。 台湾问题是多么好的一个发展军力的借口啊!只要一天不统一,我们就可以无限的发展我们的军事力量。当然不是说永远不统一了。只是,尽量使用软实力来达成统 一的目的,同时实现大力发展军事的潜在目的。要不然,谁会相信你的和平崛起呢?这样,在东亚地区,日本就是我们一个斗争的焦点了。
涛涛 的 这一次访问,决不是电视上宣传的中日友好那么简单,只不过是中日利益的合作而以。中国有信心影响日本,制衡日本,立志于串联环中国的大中华势力圈目标的建 立。从北韩(老金也想搞经济改革,但是没有稳定的环境。如果搞了,肯定是学习中国那一套的“有朝鲜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日本、台湾到东南亚,再到 巴基斯坦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势力范围。这当中的关键是台湾和日本,尤其是台湾,可以说是串联东南亚和东亚的枢纽,也是制衡日本的关键。现阶段对日本,就要拉 拢。而日本,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就是想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可怜的民族!)。我相信,早在福田上次来北京的时候,双方就谈了合作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双方都 是东方文明的意识形态。日本是学了西方那一套的流程,秉承着东方文化的灵魂。这是双方能够顺畅进行对话,乃至合作的前提,哪怕是暂时的合作。这里就要说说 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了。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我只是表达一些我自己的观点看法,大家不要拍砖。
东西方文化实际上是有 本 质上的区别的,这和大家的发展道路不一样有关。早期刚从猴子进化而来得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团结在一起,形成部落,乃至后来的国家。对大江大河的治理,让中 华民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步(大禹治水,那个年代,纯手工啊),到后来统一王国的建立,统治者对国家主权领土的高度认同,始终保持着中华民族的庞大国土和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前文说过,这在农耕时代都是远远领先于西方文明的。而西方,由于缺乏对水治理的前瞻性认识,很多文明就此被灭亡了。加上后期没有大一 统的政治理念,或者没有能实现,导致了西方国家分裂成很多小碎片。看看现在的欧洲,一个国家也就是中国一个省大小而已,有的还没有。其语言的差异也可以追 溯为中国各地方言的差异而以。如果欧洲大陆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大家能想象现在的世界格局是什么样吗?可惜拿破仑没有做到,希特勒作到了,可惜作过了头,而 且,他的想法可能不一定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这样。所以所谓的5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没有本土广阔的纵深防御,有的国家竟然要把核弹头挂在别人的潜艇上,而 整个欧洲在面对俄罗斯的时候,不得不请求美国的保护。这就是分裂的坏处。同理,美国能有今天的成就,和其早期统治者坚决完成领土统一,甚至侵略扩张,取得 非常理想的地缘政治有关。而我们真正说世界强国美俄中,都是有广阔的纵深防御,海路空一体的核弹投放手段这样的一个实力前提的(前苏联能够在二战中起死回 生就是有赖于其广阔领土,而中国被日本占而不领,也在于我们的广阔领土),而欧洲只有被称之为欧盟的时候,好像还有点说头,可悲啊!
此 其 一。第二个区别是对待人性的态度上。中国从禹传位给启之后,到秦始皇确立帝制,奉行的是皇权领导下的政治精英行政制。除了天,没有人能够对皇权提出挑战, 即使改朝换代,也要打着“天“的旗号。而在西方,为了制约王权,很早就有了元老院这样早期民主制度的萌芽。其实这算不上民主,不过是一种权利的制约和平 衡。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由于没有强大的统一的国家意识形态,加上宗教的长期黑暗压迫,个人意识得到了迸发,人性得到了解放。这直接奠定和促进了西方近代自 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但是对于其人权、自由、民主这样一些充满诱惑力的理念,我思索了良久(真***的是很久,导致了我失眠很长时间),我发现,其实这 些口号,包括个人意识和人性解放其实都是满足了人心深处自私的需求。谁不想得到这些东西啊,说实话我们也想。但是,任何自由都是在一定限制下的自由,比如 法律,国外的每一次游行示威,都是要申请,得到批转后才可以,为什么同样的申请在中国就被一些人视为 不自由?同样,民主决不是一人一张选票,而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意愿去办事,同时兼顾少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反对基少数人的不合理需求,也不是一定要在2党制或 在3权分立形式下才可以实现。而人权则是大多数人的人权,不是少数统治阶级既得利益者的人权。同时期的东方,强调天地国亲师,强调集体意识形态。我们需要 提倡人性的解放,提倡自由民主人权,但不是西方要求我们去做的那样,而是在集体意识、社会道德准则下的自由民主人权,要不然,你就等着看乱吧。
第 3个明显的区别是宗教。早期的西方精英统治者发明了宗教这种东西(信教的人不要骂我,事实却是如此)。宗教对净化个人心灵还是有一定的用处的。但是那是经 过若干年去伪存精后、并且和政治作分离以后才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宗教都有自己唯一的神,所以都是排他的,历史上的很多战争都是以宗教的名义开始的,直到今 天,小布什还在信奉十字军东征,不过是不小心说了出来。特别是基督文明在和波斯文明的斗争中胜利了,并且肢解了波斯文明。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高山,沙 漠)基督文明没有能过和东方儒文明在历史上直接冲突,但是我相信,即使有冲突,他们也不是儒文明的对手。确切说,中国早期一段时间的百家争鸣给东方文化打 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后来的独尊儒学,就象蓄了一泓水,中庸守道,兼蓄并收,虽然我们没有宗教的神,但是我们有自己心头的神,我们每个人是游离的,却又被 无形的东西连着。这早以超出了宗教的范畴。但是经过新中国近30年的“无神论”的教育,突然来一个“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我们的思想意识形态突然变 成了拜金主义。一切向利益看,一切以金钱来衡量,这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是很危险的。国家虽然提出了“8荣8耻”,但是明显效果不好,而且中央还没有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这个意识形态的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要占领了,难道法轮功,藏传佛教这些教训还不够吗?说是一回事,怎么做呢?首先,要在 全国知识界范围内,掀起一场关于道德价值的大讨论(国家的御用文人们该出场了),最终在我们需要的指引下,重塑“新儒学”,综合5000年所有中华文化文 明的精华,去掉糟泊,加入流行,合乎时尚,人人可接受,并且可以向外输出,这样的一个“新儒学”。甚至可以造一个这样的道德楷模。关于口号,当然不能用西 方那些泛滥的“自由民主人权”,我们可以用“公(平)正(义)和(平)谐(同)发展”。最后在从小学开始的品德教育、社会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教育、经济活 动中道德信用体系的建立和监控,到政治体系中的道德评估因素的引入,全面塑造中国新的思想意识形态和道德价值观。
再来说说做事方式。西 方 强调机械的唯物主义,这一点在自然科学的研究活动中尤其明显。东方着重混沌中庸的辩证哲学,注重整体,面面俱到,以柔克刚。想在双方都在互相学习,互补不 足。这里不好说谁好谁不好,两者结合当然是最好。但总的来说,西方由于其注重个人利益,加上现在的资本主义制度,其攻击性的做事方式较多。相对东方相对含 蓄,为人为己留后路,顾全大局等等,给人羊一样的感觉,但是羊群里总要有一两只羚角锋利的出来喧闹一番,才能给整个柔弱的羊群带来更多的空间。我到更希望 我们是狮子,平时懒洋洋,爱达不理你,一动起来,就要是君临天下,舍我其谁?(我是民族主义者)
最后说说文字,都知道中文是象形文字, 你 可以不会读,但是你看到这个字就知道什么意思。而且汉字由于历史的原因,信息载量较大,4-5个字就可以铺展为一部电影,这一点是其他任何文字无法比拟 的。英语(西方现在的主流)是象音文字(有这个词吗?),你可以不知道意思,但是你看到字,一般都会读。这一点算优点吗?我觉得英语最大的优点其实是只有 26个字母,就可以造出所有的单词,这一点尤其是在计算机的开发上,也是保证信息化时代,英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虽然我们现在可以实现汉语操作平台, 软件开发。但是在最基本的计算机语言上,我们还是离不开英语。在这个前提下,开发我们自己的,以汉语为平台的最底层的计算机语言,其重要性和拥有我们自己 的硬件芯片技术一样重要。
写的太累了,以后再慢慢润色!先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