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说我太疯癫,我说别人看不穿……”
人与人之间总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也因为这样世界才越来越精彩。其中一个很大的差异便是大家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等的看法,以及大家不同的做法。有些人 喜欢对别人的行为“品头论足”,有些人则选择对别人的这种“品头论足”不给予任何评论而仍然坚定或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性格。或许我正超后者努力。
生活中,我很投入自己与家人、朋友的天伦之乐,很投入自己的学习、科研。然而就是这种“太”投入引来别人的“品头论足”、“胡思乱想”,虽然我不是很介 意,但是我的确不希望别人对我的习惯的“品头论足”影响我那平静却又不乏激情的心(当然大部分时间没空去想这个问题,除非被某某人言语触动)。写点东西放 于网上可以把自己心里的那点“不快”移走,^_^。
我的习惯有些很奇怪,比如唱歌,二十刚出头的小伙总是喜欢听一些欢快的歌曲却喜欢唱一些经典深情的歌曲,而且往往是过于投入其中让人感觉我具有歌中所抒发 的那种情感。比如我唱华仔的那首《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就格外投入。其实,从我内心来讲,我喜欢在唱每首歌时都倾情“模拟”(^_^)歌曲所具有的那种情 感韵味,在唱《朋友别哭》也曾让一女生感慨我太投入。
又如看电视剧,我喜欢看一些有真情流露的电视剧(虽然现在这种真情演绎得往往有些简单并容易让人看出一些表演的痕迹),这些电视剧往往我选择一个人看,因 为很少找到此类的知音。不过,我发现自己很奇怪,有时很不错的一部电视剧会把我“吸”进去,使我的感情随着剧情中的“弱者”的感情起伏而起伏,并是我产生 对剧中的“霸者”深恶痛绝之恨。
或许是这种太投入、执着,使我在朋友的定义上与别人多有不同。我的家人曾规劝我不要对与身边每个人的关系都太“理想化”。其实我现在一直不是很明白,因为 我对我的朋友的要求就是“真诚”,只要我体会到这种真诚,我就会认为其为朋友。当然除此之外,我很愿意接受并营造一些很好的同学关系(尽管同学间可能相隔 很远,联系不多,但存在一种真诚的“牵挂”),并希望这种同学关系能演变为朋友关系。昨天小胡过生日,因为某某原因,搞得自己挺不好意思的。小胡虽不是我 来生医后认识的第一个同学,但却是我来这边后内心接受这边的第一个朋友,因为从他的身上我感受到了那种我认同的真诚(也很感谢他曾陪我和“怡”游览了南京 的一些景点,使我和初识的“怡”度过了一段开心的时光)。
写得很乱,目的仅仅是移走心中那种被触动的“不快”!
从今天起,继续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继续交真诚的朋友,继续喜欢唱经典深情的歌曲、看感人的电视剧……^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