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压死人

2010-04-18 16:19 · gong

时间这个概念在现代社会使用得太过普遍,以至于大多没有明白的人被它活活压死。

时间这个概念在现代社会使用得太过普遍,以至于大多没有明白的人被它活活压死。

我说的不是以下两种情况:

一、像美国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那样认为,想像明天是死亡之日,今天就可以赶快去做最渴望的事情。

二、像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国盛老师那样认为,钟表改变了人类文明,时间残暴的统治人类,让人不能偷闲。

我认为以上两种看法实际上都强调了时间观念对现代人的贡献,因为有了它,人们才不停的努力工作,这样就提高了效率、改善了生活和增强了能力,也使得人类向更高智能的方向进化。

但时间观念还有更致命的害处,它让人们憧憬未来、制定计划、后悔莫及和死不瞑目,而这四点正是导致现代人效率低下的催魁祸首。

事情都只有在当下聚精会神才能顺利完成,而解决任何事情的方案本身并不包含时间这个因素,它只是当事者过后或者好事者当下用来评价做事效果的一个工具。如果内心焦虑于时间,那么必然分散精力,不能够集中精力于事情本身。回头来看过红绿灯的方法,我们专注于自己、车、灯和路,并没有想着先走到路边上,再看灯,再看车,再看路,再过去。这都是事后的总结,当时根本没有这些念头。如果当时有这些念头,那就麻烦大了。这就像绘画,我们是从空间上考虑去把握,这点画好了,那点没画好,而不是说先画什么,后画什么。台湾漫画家朱德庸上学时,最大的痛苦在于不会按照汉字的笔画顺序写字,但他总能很好的画画。人在情急时,总是会忘记做事的步骤,表面上看很混乱,而实际上那是在快速寻找问题的突破口。游泳的时候,一旦抽筋,突然不能按照平常那样浮起来了,会很拼命的往上挣扎,四处乱窜,寻找救命稻草,紧张的喊叫。而不会像教练教的那样,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去抬头、吸气、伸腿、呼气等。

年轻人喜欢憧憬未来和制订计划,他们感觉还有时间,还有梦想,所以要替他们做好铺垫。

憧憬未来,让人们牺牲了能做事的当下,而当下铸就未来,没有了当下,未来就更加困难。人们喜欢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也是好事者的说辞,如果当事者也总是这样想,那么它将不会把柴砍好。

制订计划,不仅牺牲了当下,还严格约束了当下。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今后,当下最有创造力的想法和行为都被遥远的一个标准给绞杀,而只能委曲求全的去做当下不擅长的东西。

老年人经常后悔莫及和死不瞑目。

后悔莫及,曾经那么多的时间都没有使用好,而是不断的牺牲当下,往后推迟。那么多想做的事情都没来得及做。

死不瞑目,一辈子积攒下了太多理想和愿望,时间好紧张,任务好紧迫,我还要赶快做,但条件不允许了。

时间压死人,在于对未来和过去的不好观念中。总是期盼未来,总是叹息过去,那样只能损失当下。到头来,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不得不死去。

时间压死人的原因在于自我与外界交流的不当,外界要用时间这个观念工具来说事,为的是让大家更能聚精会神、更能活在当下。但自我如果也这样想,甚至这样做,那么问题就大了。自己要能够把外界的工具转化成内在的动力,而最好的办法是融工具于无形,专注于干活。这类似于大象无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