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5日下午,就在两岸专家焦灼于经济协议ECFA的紧张谈判之中,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和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举行了公开的电视辩论。
他们辩论的主题是“台湾是否应该签署ECFA协议”,马英九支持尽快签署,蔡英文反对签署。
马英九的理由包括以下几个要点:台湾只有依靠贸易才能发展,大中小企业都盼望签署,中国大陆的贸易资源丰富和贸易条件友好,台湾没办法绕过中国大陆的打压去直接跟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更好的贸易,台湾只有先战胜其他国家抢占中国大陆的市场这条路,要抓紧抢回民进党耽误的8年。
蔡英文的理由要点如下: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政治企图心太强,ECFA将严重打破台湾人民的财富分配平衡,将造成部分行业员工失业,少许关税的好处抵偿不了沉重的社会成本,与日本、韩国在中国大陆的贸易竞争并没有那么严重,协议的长期约束将造成很多行业的灾难,协议的签署将改变东亚的战略平衡,将促进中国大陆成为中心,损害台湾利益。
很明显,马英九和蔡英文都以替台湾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阐述了他们的主张,台湾人民应该高兴。
很明显,马英九在气势上战胜了蔡英文,ECFA签署势在必行。
当然,马英九和蔡英文都正确地指责了对方内心的想法,那就是,都想利用ECFA和人民的恐慌来赢得选举。
当然,他们俩还有一个被吕秀莲指出的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利用这个机会在台湾内部宣传造势。
但是,双英辩论会更重要的是以台湾为整体来要挟并圈压中国大陆。我猜测,即使有上面那么多个人和党派立场上矛盾的观点,马英九和蔡英文就合作对付中国大陆这一点达成了共识,不然他们不会公开电视辩论,因为这件事的是是非非都相当清楚,辩论不可能改变结果,根本用不着他们那么大张旗鼓。
他们深知中国大陆既是巨大的机遇又是绕不过去的壁垒。那么,该怎样与中国大陆打交道才能获得更多的好处而规避风险呢?
方法包含两个方面,就像他们个人之间攻防时使用的方法一样。
第一,大肆宣扬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威胁,比如,政治企图和经济危害,以便直白的要挟和圈压中国大陆。
第二,挖掘中国大陆之所以有优势的基础,并把这些基础转移到台湾,以便控制中国大陆的发展。比如,他们发现了中国大陆在东亚贸易里有中心地位,就大肆宣称东盟、日本、韩国都在怀疑、推迟与中国大陆的贸易协定,以此来旁敲侧击中国大陆和中国大陆的贸易伙伴,破坏中国大陆良好的贸易局面,并企图利用优越的地理和交通优势来转移这些资源到台湾。
我们作为中国大陆的主人,作为期盼台湾回归的中华儿女,当然要旗帜鲜明的欢迎台湾与大陆建立ECFA协议,以促进交流与融合。但同时,我们更需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能因为拥有相对于台湾更具优势的地大物博而放松警惕。
我们也要在科技、经济和政治上以与人口数或土地面积数相同的比例优势超越台湾。
很可惜,我感觉这一点非常困难,不光光是因为我们船大难掉头,还因为我们没有台湾那样友好而激烈的公开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