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要警惕“代谢综合征”

2011-05-28 09:20 · lpzhao

朋友,你要警惕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是对罹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有预报作用的一组症状。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身体出现这组症状的人未来得糖尿病、冠心病和脑中风的概率很高。我们必须警惕自己的身体的变化,首先要努力防止自己的身体向代谢综合征的方向发展,如果已经出现了代谢综合征,一

朋友,你要警惕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对罹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有预报作用的一组症状。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身体出现这组症状的人未来得糖尿病、冠心病和脑中风的概率很高。我们必须警惕自己的身体的变化,首先要努力防止自己的身体向代谢综合征的方向发展,如果已经出现了代谢综合征,一定要设法使这些症状消除,否则,很有可能患上糖尿病、冠心病、脑中风这样的代谢性疾病,对自己、家人和社会都会造成严重的痛苦和带来沉重的负担。

那么,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否出现了代谢综合征呢?

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组织世界各地的专家讨论制定了一个新的诊断代谢综合征的标准。这个标准特别强调中心型肥胖的作用。它以中心型肥胖作为首要判别标准:对中国人来说,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超过80厘米,就符合代谢综合征的首要判别标准;如果体质指数BMI(身高千克除以体重米的平方)超过30,则无需测量腰围,可默认符合首要判别标准。在首要判别标准之外,符合以下任意两个指标的,可以被判别为代谢综合征。1)甘油三酯过高,超过1.7mmol/L,或者已经在服用针对血脂异常的药物;

2)高密度脂蛋白过低,男性低于1.03mmol/L,女性低于1.29mmol/L;或者已经在服用针对血脂异常的药物;

3)血压过高,收缩压超过130mm Hg,舒张压超过85mm Hg,或者已经在服用降压药;

4)空腹血糖过高,已经超过5.6mmol/L;或者已经被诊断患有II型糖尿病。

因此,代谢综合征其实就是相当于一般人所说的“三高一超”,准确点儿说,是指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和腰围超标。我们认为,从IDF的定义看,在腰围超标的基础上,一个人只要与血脂两项、血压和血糖有关系的4个指标中任意2个超标,就可以判别为代谢综合征患者。

我们之所以把有代谢综合征的人称为“患者”,是因为这些人的身体其实已经受到严重破坏,已经发病有很长时间了。只是这个发病的过程比较隐蔽,各种破坏是在分子和细胞水平进行的,身体还没有出现严重的机能失常,这些人还能正常地生活、工作,因此,临床上不把他们认为是真正的病人。另外,从为公民提供医疗保障的角度看,把有代谢综合征的人认为是“病人”,会给政府和社会额外增加巨大的治疗的负担。从个人获得健康保障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人已经被诊断为某种病的患者,其医疗保险费用也会无形中升高很多,这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像这样出于减轻社会负担和政府管理的需要,特意放宽健康标准,把很多有健康问题的人排除在医疗干预需要之外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以美国为例,虽然IDF为美国白人制订的中心型肥胖的判别标准是男大于94厘米,女大于80厘米,但是,目前,美国临床上使用的标准其实是要男大于102厘米,女大于88厘米,才符合代谢综合征的首要判别标准。很显然,如果坚持IDF的新标准,太多的人会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而且已经超标很严重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美国朋友已经很胖了,但他们却不以为然,以为自己还算健康。

像这样把判别标准放宽,或者,把已经有代谢综合征的人依然看做是“健康人”而不是“病人”的做法,对公众的健康意识是存在严重误导的,也非常不利于疾病的预防。一般的人,如果医生没有把他的身体异常状况诊断为某种疾病,他是不大会认真对待的,让他改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忠告一般也听不进去,或者,只是在每次体检后,会注意那么几天,但很快就忘到脑后了,一切依然故我,身体继续在浑然不觉中持续被破坏,直到医生说你有糖尿病了才着急,甚至出现心肌梗塞、脑中风等意外而后悔莫及。我们的一位朋友长期体重超标严重,已经是典型的代谢综合征,虽然不断有人告诫他这样下去罹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很高,但他却自恃身体底子好,对大家的劝告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抽烟、喝酒、吃肉、熬夜这些不良的习惯样样不改。他的太太在了解到我们的肠道菌群为靶点的肥胖干预研究的进展后,表示回去后要劝丈夫减肥。悲哀的是,没想到一周后,她的丈夫就脑干大面积出血,抢救无效,刚四十出头就抛下娇妻幼子离开了人世,留给亲人的,是无尽的悲伤和一笔债务。这样的悲剧几乎每天都在我们的周围上演着,只是我们不希望悲剧的主角是我们自己。但是,如果已经有了代谢综合征却不认为自己有病,依然我行我素的话,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这种悲剧的主角的。

当然,如果把代谢综合征明确认定为疾病,在作出诊断后,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目前,医生能给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的主要是控制血脂、血压和血糖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把指标降下来,但不能让身体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回归,一旦停止服药,症状就会反弹。也就是说,这些药物是治标不治本的,有的还有副作用。即便一直服药的人,也不能完全排除患上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因此,在把代谢综合征诊断为疾病的同时,我们需要为患者提供能够让代谢综合征恢复正常的治疗方法。由于代谢综合征是走向糖尿病、冠心病和脑中风的早期症状,能减缓、阻止它的进一步发展,甚至逆转其发展趋势,使身体恢复正常,就可以减少或者消除自己得这些慢性病的风险。这当然是每个人期盼的,也是科学家和医学专家需要大力研究的事情。

要预防、阻断甚至逆转代谢综合征的发展,就必须对其发病的原因有深入的了解。搞不清楚是什么因素以什么方式破坏了人的身体,造成了代谢综合征,就无法发展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干预措施。

值得庆幸的是,国际生物医学界围绕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理的研究在过去的30年里取得了很多进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大量研究发现,慢性炎症是持续破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身体,最终诱发糖尿病、冠心病和脑中风的最重要的病理过程。而对引发慢性炎症的根本原因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认识,为我们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带来了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Alberti KG, Zimmet P, Shaw J (2005). The metabolic syndrome--a new worldwide definition. Lancet 366: 1059-1062.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