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科学家之心路]精卫的诞生与基因起源之谜-龙漫远

2010-06-01 13:08 · fuss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

 

精卫的诞生与基因起源之谜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 
 
许多年前,我在云贵高原一个绿竹满山、清溪环绕的贫困山村做农民。山民管我们这些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叫“知二哥”。山民中的一位老人,曾在私塾读过线装书,因而做了乡里的文书。他看不起我们这些从城里来的或回乡的中学生娃娃,因为我们一本线装书也没读过。在一个深冬无聊的晚上,老文书摇头晃脑地为我背诵了精卫填海的神话。真没想到,在我日后负笈美国,从加州大学到哈佛大学,再到芝加哥大学的十年旅途中,竟与这个神话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芝加哥大学我的实验室里,聚集着一批来自美国和其它几个国家的优秀的博士后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共同研究一个叫做“精卫”或类似的基因。这个基因与我们所知的四百多万个分子序列已知的基因不同之处,是它极其年轻的生命和奇异的结构。生命的进化,常以百万年为基本的年龄单位(一岁)。此前发现的基因,年龄都在一千岁到三千岁之间,而“精卫”的年龄大约只有两岁。因此,我们第一次有机会考察一个基因的起源状况。这就像研究人的早期胚胎以推断个体发育产生过程一样。一位美国同事打了个比方,说“精卫”基因是宇宙之超新星爆炸的产物。  
 
  今天,人类已经知道许多有关自身存在的环境各个层次单位的起源过程。在宇宙水平上,英国剑桥大学的斯蒂芬?哈肯(Stephen Hawking)所著的《时间简史》,描述了扣人心弦的宇宙起源图景。对地球的起源及演化,从19世纪英国地质学家查尔斯?耐依尔(Charles Lyell)到今天的地球物理学家已对其40亿年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生命的层次上,自19世纪中叶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Darwin)到现在,人类已经知道物种起源的许许多多奥秘。在特殊情况下,已能在实验室重现一个自然界已存在的物种起源的遗传演变的全过程。  
 
  然而,直到1990年,人类却一直没有机会探究基因这一生命的最基本单位的起源之谜。在此之前,有几位学者曾作过思辨式的探索,如30年代芝加哥大学的舍沃?怀特(Sewall Wright),70年代加州理工学院的大野?乾(Susumu Ohno)以及我以前的老师、哈佛大学的沃尔特?吉尔伯特(Walter Gilbert)。但是他们都没有机会目睹一个新基因的起源。因为20世纪的生命科学还处在发现和调查基因的性质、回答“”基因是什么“”的阶段,对“基因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还无暇顾及。 
 
原文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2508&do=blog&id=330922
关键词: